[发明专利]一种β-葡萄糖苷酶突变体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58974.4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79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峰;张振雷;王晓军;李文娟;庞金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42 | 分类号: | C12N9/42;C12N15/70;C12P33/2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杨雪梅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葡萄 糖苷酶 突变体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β‑葡萄糖苷酶突变体及其应用,通过全质粒PCR对原有野生型Bacillus cereus W23Q的β‑葡萄糖苷酶进行定点突变,制备单突变体库;采用PCR体系和程序进行全质粒PCR,结束后采用Dpn I酶消除模板,再将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Top10中,培养提取质粒保存并送测序;确定突变成功后,将质粒转化到表达宿主大肠杆菌BL21中,培养、诱导表达,即得到β‑葡萄糖苷酶突变体。该突变体较野生酶能大幅度提高催化Rg3转化Rh2的效率。应用该菌种生产Rh2,能降低成本,便于工业化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酶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β-葡萄糖苷酶突变体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人参是一种名贵药材,也是传统中药,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人参皂苷,其主要成分有Rb1、Rb2、Rc、Rd及Rg3等,其中Rh2的含量十分稀少,因此也被称为“稀有皂苷”,Rh2具有多种功效,其具有与化疗药物联用增效减毒,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发现临床化疗失败常与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有关,人参皂苷Rh2可以作为肿瘤耐药逆转剂,可提高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活性。因此,天然产物Rh2具有广泛的市场。
人参皂苷Rh2虽然具有优越的抗癌性能,但由于它本身是一个天然产物,分子十分复杂,直接合成有不小的困难。在天然产物中其含量极低,所以价格昂贵,水溶性差不易吸收也限制了它的大量使用。目前,提取和合成人参皂苷Rh2有全细胞催化、酸水解等的方式,然而其效率很低,副产物多,不适宜工业化放大生产。
从近年来β-葡萄糖苷酶的应用可以发现,目前为止其水解活性被广泛研究,能够水解人参皂甙与橄榄苦苷等天然产物,同时具备合成烷基糖苷的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β-葡萄糖苷酶突变体,以及将该突变体用于合成人参皂苷Rh2的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β-葡萄糖苷酶突变体,所述β-葡萄糖苷酶来源于野生型的Bacillus cereusW23Q,β-葡萄糖苷酶突变体的核苷酸序列如 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如 SEQ ID NO:2所示,或者为SEQ ID NO:2所示氨基酸序列经以下至少一种突变情况所得:
将第197位的丙氨酸A突变为天冬氨酸D,简称A197D;
或/和将第246位的缬氨酸V突变为天冬氨酸D,简称V246D;
或/和将第295位的天冬氨酸D突变为天冬酰胺N,简称D295N;
或/和将第304位的酪氨酸Y突变为苯丙氨酸F,简称Y304F;
或/和将第360位的天冬酰胺N突变为天冬氨酸D,简称N360D;
或/和将第489位的异亮氨酸I突变为缬氨酸V,简称I489V。
所述的β-葡萄糖苷酶突变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反向PCR对原有野生型Bacillus cereus W23Q 的β-葡萄糖苷酶进行定点突变,制备单突变体库;
(2)采用PCR体系和程序进行全质粒PCR,结束后采用Dpn I酶消除模板,再将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Top10中,培养提取质粒保存并送测序;
(3)确定突变成功后,将质粒转化到表达宿主大肠杆菌BL21中,培养、诱导表达,即得到β-葡萄糖苷酶突变体。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了所述β-葡萄糖苷酶突变体在合成人参皂苷Rh2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师范大学,未经广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589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