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味精母液精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63179.4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1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桥娄 |
主分类号: | A23L27/22 | 分类号: | A23L27/22;A23L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河***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味精母液 曝气管 罐体侧壁 充液管 罐体 连通 罐体内部 排液管 喷出 臭氧 臭氧发生器 脱色 罐体顶部 罐体外部 味精生产 气阀 排气管 脱色罐 圆柱状 贯穿 阀门 固连 精制 溢出 停留 出口 | ||
本发明属于味精生产方法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味精母液精制方法,该方法采用的脱色罐包括圆柱状的罐体;罐体侧壁中部固连有曝气管,曝气管贯穿罐体侧壁;曝气管位于罐体内部的一端出口朝下,曝气管通过气阀与臭氧发生器连通;罐体底部设有充液管,充液管贯穿罐体底部并深入罐体内部,充液管位于罐体外部的一端通过阀门与味精母液连通;罐体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排液管,排液管上设有开关;罐体顶部连通有排气管;本发明通过曝气管喷出的臭氧向下喷出后在味精母液中停留更长的时间后上升并溢出,增加臭氧与味精母液的反应时间,从而增加味精母液的脱色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味精生产方法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味精母液精制方法。
背景技术
味精行业是我国发酵工业的主要行业之一,我国生产的味精正随着社会发展逐步增加,1999年已达59.03万吨。味精生产通常是以大米、淀粉、糖蜜为主要原料,经过糖化、发酵等处理,分离提取谷氨酸,再通过精制获得味精产品。
对于味精生产来说,要想保证味精的质量,必须从工艺上进行严格把关。从精制车间的角度来看,对味精质量影响较大的可能就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料液的纯度,二是母液的处理。味精在精制结晶过程中,在系统内反复循环进行脱色、结晶,其杂质含量大量增加,粘度增大,再用于制造味精,不但晶体生长速度降低而致使结晶周期延长,而且在粉质、色泽及透光率、吸湿性等方面影响味精质量。因此一般循环几次后的母液,虽然其中仍含有大量的谷氨酸钠,但却不宜再返还至精制环节。
用简单的脱色除铁方法不能淘汰末次味精母液的杂质,为了提高味精结晶收率,目前国内很多味精厂采用直接等电点法、酸水解法、碱水解法或再结晶法进行回收利用,但用这些方法处理末次味精母液成本较高,色素去除不理想。
目前处理精制母液的方法有多种,原理也各不相同。主要有:
(1)直接等电点法
先将母液浓度调整到17~18°Be,再按直接等电点工艺操作制白麸酸。工艺流程如下:味精末次母液→调整浓度和pH→冷却结晶→分离→白麸酸→母液→售出或综合利用这种工艺简单不需要专门设备,但回收率不高,一般在60%~70%,回收的谷氨酸纯度仅90%~93%,且末次母液中焦谷氨酸没有被利用。
(2)碱水解法
焦谷氨酸在加热条件下,能被碱水解转化成谷氨酸二钠。然后再将水解液用适当的方法中和,从而达到提高回收率的目的。碱水解法回收率高,但需要水解设备。由于盐分杂质仍在系统中,处理后的母液结晶循环次数较正常中和脱色液要少。
(3)酸水解法
酸水解主要为了回收母液中的焦谷氨酸钠,提高母液回收率。酸水解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盐酸水解,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焦谷氨酸钠可以转化为L-谷氨酸盐酸盐,得到的水解液可以用NaOH中和提取谷氨酸;第二阶段:把盐酸水解液加入发酵液中作为中和剂中和发酵液,提取谷氨酸。此法工艺较复杂,需要专用水解设备。第三阶段:把硫酸加入味精母液中,调pH至0.5~1.0,用连续喷射水解法,水解液加入发酵液一起调等电点。由于目前水解质量的限制,导致一些工厂有时效率较低。采用酸水解,NaOH中和工艺,需要专门水解设备,且烧碱和活性炭的耗量都有所增加,尤其碱耗增加较多。
现有技术中多种味精母液精制处理工艺流程较为复杂,处理成本较高,回收率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多种味精母液精制处理工艺流程较为复杂,处理成本较高,回收率不高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味精母液精制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味精母液精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脱色:将味精母液充入脱色罐中,然后在味精母液中充入浓度大于10ppm的臭氧,其流量3-10L/min,氧化时间40-5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桥娄,未经苏桥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31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贻贝膏状香精的制备
- 下一篇:一种保健红油作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