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蓝莓花青素超声波-均质-超声波循环萃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67943.5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8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宇;刘双;赵梦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11/62 | 分类号: | C07D311/62 |
代理公司: | 23206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花青素 超声波 萃取液 果渣 超声波循环萃取 间歇式萃取 均质机 蓝莓果 均质 萃取 活性物质提取 有效物质含量 超声波破碎 蓝莓花青素 次萃取液 活性物质 剪切作用 破碎处理 释放 剪切 热敏性 得率 放入 空化 蓝莓 合并 损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蓝莓花青素超声波‑均质‑超声波循环萃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蓝莓果经破碎处理,与萃取液混合后进行超声波间歇式萃取;(2)将步骤(1)中得到的蓝莓果残渣放入搅拌罐中,加入萃取液,进行搅拌混合;(3)将步骤(2)混合后的果渣加入均质机中剪切释放果渣中花青素;(4)对果渣中花青素进行二次超声波间歇式萃取,合并两次萃取液,离心,得到高浓度花青素萃取液。采用超声波‑均质‑超声波循环萃取方法通过超声波破碎和空化作用结合均质机的剪切作用对蓝莓进行萃取,花青素得率为90.65%,使活性物质充分释放,增加了萃取得到的有效物质含量;同时可避免温度对花青素的损害,为热敏性、易失活性物质提取提供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产物活性成分萃取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蓝莓花青素超声波-均质-超声波循环萃取方法。
背景技术
蓝莓别名越橘(Vaccinium uliginosum L),为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 spp)多年生落叶植物或常绿灌木,果实类型为浆果,原产于加拿大东部和美国东北部。果实中含有大量的花青素,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花青素是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水溶性色素,因主要以糖苷的形式存在,所以也称花色苷。花青素是纯天然的抗衰老的营养补充剂,研究证明是当今人类发现最有效的抗氧化剂,它的抗氧化性能比维生素高出五十倍,比维生素高出二百倍。科研结果显示:花青素是现今所发现的最有效的天然水溶性自由基清除剂。随着研究者对花青素更加深入的研究,其功效越来越引人瞩目,花青素的主要的功效有:①延缓衰老、激活巨噬细胞,使血清免疫球蛋白免受自由基的侵害;②提高免疫力、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③降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率、改善退行型老年痴呆、保护基因的完整性;④降低癌症的发病率、抗发炎、预防视力衰退等诸多功能。
目前蓝莓花青素提取工艺主要为酶辅助溶剂法、超声辅助溶剂法及超临界CO2萃取法。但传统方法萃取得到有效物质含量相对较低,并且萃取过程需要进行多次换热过程,存在能耗高、破坏活性物质结构和能量利用率低等问题。蓝莓果实中含有大量的游离的花青素,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而同时果渣中大量的花青素主要结合在果皮纤维素中,难以萃取,其综合利用程度很低。造成了蓝莓资源的浪费,有效提升花青素提取率的的技术方法很欠缺。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蓝莓花青素超声波-均质-超声波循环萃取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常温下采用超声波-均质联用萃取方式,有效萃取蓝莓果中游离的花青素,同时均质机的快速剪切使纤维素解链,释放果渣中的纤维素,大大提高了蓝莓果实中花青素的提取率,解决了萃取率低、活性物质加工稳定性差等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超声波-均质-超声波循环萃取蓝莓果实花青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一次萃取:蓝莓果经破碎处理,与萃取液混合后进行一次超声波间歇式萃取,得到蓝莓果一次残渣和花青素一次萃取液;
原料蓝莓果体积1~2 T,萃取液为50%~60%乙醇,蓝莓果与萃取液的料液比为1:4~1:8,超声波萃取时间为2~4 h,超声功率范围为3000 W~5000 W,超声萃取温度为20~25℃。
(2)混合搅拌:将步骤(1)中得到的蓝莓果一次残渣放入搅拌罐中,加入提取溶剂,进行搅拌混合;
混合搅拌30~40 min,萃取液为50 %~60 %乙醇。
(3)均质剪切:将步骤(3)混合后的果渣加入均质机中利用剪切力释放果渣纤维素中花青素;
均质机混合时均质压力为40~60 MPa,流量1~2 T/h,撞针频率为30~60次/min。
(4)二次萃取:进一步对果渣中花青素进行超声波间歇式萃取,得到花青素二次萃取液,合并两次萃取液,离心,得到高浓度花青素萃取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79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