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67960.9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54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贞;黄红叶;姜锋;李玲玲;钱海峰;庄卫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子江药业集团上海海尼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72 | 分类号: | A61K9/72;A61K9/08;A61K47/02;A61K47/12;A61K31/137;A61P1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 代理人: | 张帅 |
地址: | 20131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入 盐酸 氨溴索 溶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每2000ml注射用水中包括以下成分:12.0~18.0g的盐酸氨溴索,1.2~4.0g的磷酸氢二钠,1.0~3.6g的枸橼酸,10.2~16.5g氯化钠。本发明提供的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能通过肺部吸收,靶向作用强,局部具有较高浓度,用量小,治疗过程患者均能很好耐受,并且安全性高,未添加防腐剂、质量稳定、无副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呼吸系统疾病一般多表现为咳、痰、喘、炎,尤其是痰量加剧、咳痰困难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支气管哮喘、囊性肺纤维化(CF)等许多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小儿和老人经常出现吐痰困难,轻则干扰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严重时甚至危及病人生命。同时,在胸、腹科手术情况下,往往患者会产生大量的痰液,痰的存在可堵塞呼吸道,容易引起咳嗽、喘息,甚至造成呼吸困难。痰液阻塞呼吸道导致吸入气体在肺内分布不均,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加重缺氧,并且痰液又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其排出不畅可促使细菌的繁殖和生长,引起炎症的发展和加重。痰液运载系统粘液纤毛因此减弱或破坏。因此应用祛痰药物促进气道内分泌物的尽快外排是治疗气道炎症的重要辅助措施和必要治疗手段。
盐酸氨溴索是新一代呼吸道黏液调节剂,此类药物的前身溴己新是从鸭嘴花碱中提取的。鸭嘴花碱来自一种亚洲植物,被证明在祛痰方面非常有效,它可促进呼吸道内部黏稠分泌物的排除及减少黏液的滞留,因而显著促进排痰,改善呼吸状况。应用该品治疗时,病人黏液的分泌可恢复至正常状况。咳嗽及痰量通常显著减少,呼吸道黏膜上的表面活性物质因而能发挥其正常的保护功能。适用于伴有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用于急慢性呼吸道疾病、支气管分泌异常等的治疗。
盐酸氨溴索于1979年由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研发上市,并在日本、欧洲等较多国家上市。目前国内外上市的盐酸氨溴索剂型有注射液及注射用冻干粉针、片剂、口服液、缓释胶囊。注射液起效较快,但药物直接入血,全身发挥作用,副作用大,也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口服制剂使用较为方便,但起效慢,利用率低,伴随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胃肠道不良反应。
目前国内外上市的盐酸氨溴索剂型有口服溶液、片剂、胶囊、缓释胶囊、注射液和注射用冻干粉针等,这些剂型的给药方法均为口服或注射给药。注射和口服剂型存在全身发挥作用、不良反应大、利用率低,甚至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和不便。
吸入用溶液是通过合适的医用压缩雾化机这种气泵驱动装置,喷入患者口腔中,形成药物雾,雾中的药物成分粘附于呼吸道上皮进而渗透进入细胞内发挥药物作用。雾化吸入给药能使药物直接进入气道,吸入率高,局部具有较高浓度,用量小,治疗过程患者均能很好耐受,可以达到安全、靶向、速效、高效的治疗目的,深受临床医生和患者的欢迎。
但是由于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剂存在安全性和溶液稳定性不明确等问题,国内外至今尚无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剂上市,但国内许多临床医生将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配以适量生理盐水或者将冻干粉针溶于适量生理盐水用于雾化吸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用盐酸氨溴索注射剂直接代替雾化吸入溶液剂型进行雾化治疗,存在如下诸多问题:首先,缺乏用药浓度和疗程的统一标准,临床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剂型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配制浓度和疗程没有统一标准,缺乏疗效的稳定性和最大化。其次,缺乏安全性,盐酸氨溴索针剂对鼻腔和整个呼吸系统的安全性尚缺乏有效的证据。最后,缺乏便利性。盐酸氨溴索针剂或注射液需额外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配制后才可进行雾化吸入,不便于临床使用。
因此,提供一种且稳定性好的盐酸氨溴索注射剂的吸入剂,并且该吸入剂能通过肺部吸收,靶向作用强,安全性高,在未添加防腐剂的条件下安全稳定,无副作用,能有效避免口服给药时由肝脏引起的首过效应,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子江药业集团上海海尼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扬子江药业集团上海海尼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79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