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脱落的汽车火花塞的组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68713.0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06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杨茂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亿嘉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13/02 | 分类号: | H01T13/02;H01T13/08;H01T13/56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潘志渊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落 汽车 火花塞 组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脱落的汽车火花塞的组装方法,该汽车火花塞包括绝缘体和电极,所述绝缘体的一端设置有接地螺母,绝缘体与接地螺母固定连接,绝缘体的另一端设置有螺栓,螺栓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套管,套管的一侧设置有螺杆,螺杆的一端设置在螺栓的内部,螺杆的表面设置有防脱层,螺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电极,通过振动盘的振动,将电极的一端通过过渡板移动到螺杆的一端的定位槽孔的内部后,随着传动条进行传送,在电极运动到顶块的位置时,通过第一液压缸控制其内部的第一液压杆向电极的方向移动,顶块抵住电极,将电极插入定位槽孔中,固定电极的位置,完成火花塞的组装工作,不需要使用锤子挨个敲紧固定电极,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火花塞加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防脱落的汽车火花塞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火花塞,俗称火咀,它的作用是把高压导线送来的脉冲高压电放电,击穿火花塞两电极间空气,产生电火花以此引燃气缸内的混合气体。目前使用的汽车火花塞存在易脱落及组装困难的问题。
现有的汽车火花塞在进行组装时,需要工人将火花塞固定在组装设备上,然后在传送到下一个设备进行组装,组装完成后有需要工人进行拆解,固定和拆解需要耗费时间,导致组装效率低;现有的汽车火花塞在进行使用时,由于火花塞螺杆上带有防脱层,防脱层大多为耐高温材料制成,但是在使用组装时,由于在螺杆包裹不均匀,易脱落,达不到防脱效果;现有的汽车火花塞在进行组装时,需要使用锤子挨个敲紧固定电极,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公开号为的CN207353646U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的火花塞,包括火花塞主体和中心电极,采用特制金属制成的火花塞主体的底端安装有终端螺帽,且终端螺帽与火花塞主体通过螺纹活动固定,终端螺帽的外表面设有陶瓷绝缘体,且陶瓷绝缘体嵌入设置在终端螺帽中,陶瓷绝缘体和终端螺帽的底端设有保护外壳,且保护外壳与终端螺帽无缝焊接,且与陶瓷绝缘体紧密贴合,保护外壳的底端设有金属垫片,且金属垫片与保护外壳无缝焊接,金属垫片的底端设有下螺丝,且下螺丝与磁金属垫片无缝焊接,本实用新型电力大,便于安装,通过多重保护装置,使其使用寿命提高、且增强安全性。该专利与本发明相比,存在现有的汽车火花塞在进行使用时,由于火花塞螺杆上带有防脱层,防脱层大多为耐高温材料制成,但是在使用组装时,由于在螺杆包裹不均匀,易脱落,达不到防脱效果和现有的汽车火花塞在进行组装时,需要使用锤子挨个敲紧固定电极,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脱落的汽车火花塞的组装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汽车火花塞在进行组装时,需要工人将火花塞固定在组装设备上,然后在传送到下一个设备进行组装,组装完成后有需要工人进行拆解,固定和拆解需要耗费时间,导致组装效率低;现有的汽车火花塞在进行使用时,由于火花塞螺杆上带有防脱层,防脱层大多为耐高温材料制成,但是在使用组装时,由于在螺杆包裹不均匀,易脱落,达不到防脱效果;现有的汽车火花塞在进行组装时,需要使用锤子挨个敲紧固定电极,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脱落的汽车火花塞的组装方法,该汽车火花塞包括绝缘体和电极,所述绝缘体的一端设置有接地螺母,绝缘体与接地螺母固定连接,绝缘体的另一端设置有螺栓,螺栓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套管,套管的一侧设置有螺杆,螺杆的一端设置在螺栓的内部,螺杆的表面设置有防脱层,螺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电极;
该汽车火花塞的组装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安装设备中电机的输出端驱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转动时,由于传动条上的齿牙分别与主动齿轮和第一传送齿轮啮合连接,使得传动条运作,将火花塞上的绝缘体放置在夹紧传送带上,将带有防脱层的螺杆放置在传动条上的托板中的定型槽中;
步骤二:在螺杆上的防脱层移动到定型压块的下方时,两个第二液压缸同时控制两个第二液压杆向下移动,使得定型压块对防脱层进行压制,调节防脱层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亿嘉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亿嘉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687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