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酰亚胺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70594.2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3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汪亚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9/08 | 分类号: | C08L79/08;C08L5/16;C08L25/18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张晓薇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酰亚胺 复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酰亚胺复合物,其分子结构包括组装体分子结构和聚酰亚胺分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组装体分子结构包括作为主体分子的多聚环糊精poly(β-CD)和作为客体分子的含氮氧杂环的苯乙烯类衍生物a-PS;
其中所述聚酰亚胺复合物采用的分子结构通式为:poly(β-CD)/a-PS/PI;
其中所述客体分子a-PS采用的结构通式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制备原料前驱体聚酰胺酸poly(β-CD)/a-PS/PAA所采用的分子结构通式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多聚环糊精采用的制备原料包括环糊精和环氧氯丙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酰亚胺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环糊精和环氧氯丙烷两者之间的比例在0.75~1.5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组装体的主体分子和客体分子之间的摩尔比为1:5~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组装体的主体分子和客体分子之间的质量比为(10~65):1。
7.一种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组装体的制备步骤,其为将所述主体分子材料多聚环糊精分散到水中,然后向其内加入所述客体分子原料,在室温下搅拌12~36h后以冻干的方式获得所述组装体材料的粉末;
步骤S2、目标物前驱体聚酰胺酸的制备步骤,其为将步骤S1获得的所述组装体粉末分散到二甲基乙酰和N-甲基吡咯烷酮的混合溶剂中,然后加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丙烯酸丁酯并在40~70℃温度条件下搅拌均匀,然后在向其中加入二苯胺醚以及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的含有聚酰胺酸的PI液,再次搅拌均匀,从而获得含有前驱体聚酰胺酸poly(β-CD)/a-PS/PAA的溶液;以及
步骤S3、目标物聚酰亚胺复合物的制备步骤,其为将所述前驱体聚酰胺酸溶液升温至80~100℃,然后将其以2~5℃/min升温到250℃恒温0.5~1.5h,然后将溶液温度降低至室温并将其悬涂于一基板上,进而形成所述目标物聚酰亚胺复合物:poly(β-CD)/a-PS/PI。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其还包括制备所述主体分子材料的子步骤S11,其为将环糊精溶解于NaOH溶液中,在溶液温度达到25~35℃后加入环氧氯丙烷,并搅拌2.0~5.0h使两者充分反应,然后加入丙酮停止反应;
旋转蒸发除去丙酮后,将剩余物质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并将溶液的pH调节至10~12;将所述溶液透析5~9天,其中溶液中的截留分子量所取数值在3000-12000范围内,最后通过冻干分离产物进而获得所述主体分子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1中,其中所述环糊精在溶于所述NaOH中会进行20~50min的超声处理;其中所述环氧氯丙烷加入到所述环糊精溶液后的搅拌速度在500~800rp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其中使用的所述二甲基乙酰和N-甲基吡咯烷酮两者的体积比为v/v=1:1~3: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059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