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酰亚胺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70594.2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3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汪亚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9/08 | 分类号: | C08L79/08;C08L5/16;C08L25/18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张晓薇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酰亚胺 复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酰亚胺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聚酰亚胺复合物的分子结构包括组装体分子结构和聚酰亚胺分子结构,其中所述组装体分子结构包括作为主体分子的多聚环糊精poly(β‑CD)和作为客体分子的含氮氧杂环的苯乙烯类衍生物a‑PS;其中所述聚酰亚胺复合物采用的分子结构通式为:poly(β‑CD)/a‑PS/PI。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酰亚胺复合物,其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自我修复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性材料领域,尤其是,其中涉及的一种聚酰亚胺复合物材料,其可以用于显示面板的衬底,但不限于。
背景技术
已知,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的材料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业界开发出的聚酰亚胺材料是一种热稳定性、力学性能以及好电学性能优异的高性能聚合物,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微电子、柔性面板等领域。
以其中聚酰亚胺材料应用于AMOLED显示面板基底材料为例,其作为15道光罩(mask)制程工艺的最初始的工艺流程,在喷涂的过程中会直接与喷嘴(nozzle)接触,因而在其形成的膜层上很容易形成不可抗力的人为破坏,从而降低良率。
进一步的,聚酰亚胺材料膜层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也是难免会遭遇产生不可抗力的外力损伤,从而缩短聚酰亚胺的材料的使用寿命。而同时聚酰亚胺在OLED领域涉及使用的原料PI液是非常昂贵的,一次性使用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且成本高昂;而且其后续交联固化形成的聚酰亚胺材料也难以再次回收利用,对环境和能源造成压力。
如果聚酰亚胺材料具有自修复性能,一方面可以使得聚酰亚胺材料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例如,不至于在后续的检测中出现裂纹就丢弃掉;另一方面也降低了聚酰亚胺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费用。
而最为重要的是,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聚酰亚胺材料能够为后续产品的生产良率的提高增加可能性,但是,目前在AMOLED领域使用的聚酰亚胺材料均不具备自修复功能。因此,确有必要来开发一种新型的聚酰亚胺材料,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聚酰亚胺复合物,其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自我修复能力。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聚酰亚胺复合物,其分子结构包括组装体分子结构和聚酰亚胺分子结构,其中所述组装体分子结构包括作为主体分子的多聚环糊精poly(β-CD)和作为客体分子的含氮氧杂环的苯乙烯类衍生物a-PS;其采用的分子结构通式为:poly(β-CD)/a-PS/PI;其中所述客体分子a-PS采用的结构通式为: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聚酰亚胺复合物的制备原料为其前驱体聚酰胺酸poly(β-CD)/a-PS/PAA,其采用的分子结构通式为: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作为主体分子的多聚环糊精采用的制备原料包括环糊精和环氧氯丙烷。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环糊精和环氧氯丙烷两者之间的比例在0.75~1.5范围内。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组装体的主体分子和客体分子之间的摩尔比为1:5~1:3。
进一步的,在不同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组装体的主体分子和客体分子之间的质量比为(10~65):1。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制备本发明涉及的所述聚酰亚胺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组装体的制备步骤,其为将所述主体分子材料多聚环糊精分散到水中,然后向其内加入所述客体分子含氮氧杂环的苯乙烯类衍生物原料,在室温下搅拌12~36h后以冻干的方式获得所述组装体材料的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05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