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火箭后支点支撑调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71466.X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39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张瑜;张彦杰;韩召洋;韦银利;杨俊;吴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F3/04 | 分类号: | F41F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5 | 代理人: | 李艳霞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箭 支点 支撑 调整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火箭后支点支撑调整系统,包括两个沿起竖臂的宽度方向固定设置在起竖臂的两侧的火箭后支点支撑调整装置,且二者关于起竖臂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对称;火箭后支点支撑调整装置包括回转支座、旋转推动单元、支撑单元和牵拉单元;旋转推动单元设置在回转支座与起竖臂之间,其用于推动回转支座旋转以让开火箭起飞空间;支撑单元设置在回转支座上,其用于对火箭的后支点进行支撑;牵拉单元与回转支座和支撑单元连接,在火箭起竖过程中,支撑单元对火箭的支撑逐步转换为牵拉单元对火箭的牵拉。本申请能够对火箭进行多自由度的调节,有效地降低火箭在转载时的对接和调整难度,显著地提高火箭在起竖后与发射台对接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火箭辅助支撑调整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箭后支点支撑调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商业航天的蓬勃兴起,传统的“三垂”发射模式由于需要固定的发射塔架,其基础设施建设周期较长、维护成本较高的缺点逐渐显露出来,因此,需要一种快速、灵活、低成本的发射模式来适应现阶段商业航天的发射需求。
国外成功的商业航天企业大多采用“三平”的测发模式,即水平组装、水平转运、水平测试、起竖发射的发射模式。因此,在火箭转载、转运和起竖过程中可靠地支撑箭体,使箭体不受除自身重力以外的其他附加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特别是起竖臂与发射场区的回转支点对接起竖后,需要与地面上固定的发射台进行精确对接。由于回转支点和发射台位置存在偏差,起竖后火箭底面与发射台支撑面就存在一定的位置偏差,因此箭体需要进行多自由度的调整,来实现与发射台的精确对接,同时还要求用于支撑火箭后支点的装置具有一定的快速拆解能力。
发明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火箭后支点支撑调整系统。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火箭后支点支撑调整系统,包括两个火箭后支点支撑调整装置,沿起竖臂的宽度方向,两个所述火箭后支点支撑调整装置固定设置在起竖臂的两侧;
所述火箭后支点支撑调整装置包括回转支座、旋转推动单元、支撑单元和牵拉单元;其中,所述旋转推动单元设置在所述回转支座与起竖臂之间,其用于在火箭转由发射台支撑后,推动所述回转支座旋转以让开火箭起飞空间;所述支撑单元设置在所述回转支座上,其用于对火箭的后支点进行支撑;所述牵拉单元与回转支座和支撑单元连接,在火箭起竖过程中,所述支撑单元对火箭的支撑逐步转换为所述牵拉单元对火箭的牵拉。
上述火箭后支点支撑调整系统中,所述旋转推动单元包括回转销轴、限位支撑块和驱动缸;
其中,所述回转支座通过所述回转销轴与起竖臂铰接,所述限位支撑块用于对所述回转支座的位置进行定位,所述驱动缸用于驱动所述回转支座绕所述回转销轴旋转。
上述火箭后支点支撑调整系统中,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撑升降缸和端轴颈座,所述支撑升降缸的一端与起竖臂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端轴颈座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升降缸沿其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与所述端轴颈座沿其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垂直,所述支撑升降缸用于调节所述端轴颈座沿所述支撑升降缸的长度方向的位移,所述端轴颈座用于沿起竖臂的宽度方向对火箭进行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升降缸包括支撑缸筒、升降丝杆、蜗杆、蜗轮和升降缸杆;
其中,所述支撑缸筒与起竖臂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堵盖,所述升降丝杆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缸筒中,所述升降丝杆靠近所述螺纹堵盖的一端设置有深沟球轴承,所述深沟球轴承与螺纹堵盖之间设置有挡圈;
所述深沟球轴承上方设置有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的上方设置有所述蜗轮,所述蜗轮与升降丝杆连接,所述蜗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支撑缸筒后与所述蜗轮连接;
沿所述升降丝杆的长度方向,在所述蜗轮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推力轴承,在所述推力轴承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14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冲程分层扫气式气缸
- 下一篇:数据同步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