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非接触式并联线驱动的太阳能面板清洁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72243.5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38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包颖炜;梁冬泰;高金锋;陈叶凯;刘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B08B1/04 | 分类号: | B08B1/04;B08B1/00;B08B5/02;B08B13/00;H02S40/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接触 并联 驱动 太阳能 面板 清洁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接触式并联线驱动的太阳能面板清洁机器人。包含固定机构、清洗机构、运动机构和控制机构;太阳能光伏板安装于太阳能板框架中,固定机构的四块支撑板分别安装位于太阳能光伏板的太阳能板框架四个角上;运动机构包括四组线驱移动组件,固定机构的每块支撑板上均安装固定一个线驱移动组件,每个线驱移动组件包括绕线轮、伺服电机和柔索线绳;清洗机构包括移动板以及安装在移动板底部的左非接触式气爪、右非接触式气爪、前后滚动式毛刷,控制机构包括气泵和弹性管。本发明能平稳完成清洗工作,在不影响太阳能板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将其表面无接触的清洗整洁,且进行无死角的清洁,避免对太阳能板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光热发电领域的一种太阳能面板清洁装置,特别涉及了一种基于非接触式并联线驱动的太阳能面板清洁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清洁能源的逐步重视和太阳能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太阳能板已经在交通、通信、建筑等大量领域投入了使用,并充分发挥了太阳能本身环保和便捷的优势。但是,太阳能板在有其优势的同时也有一定的不足。由于太阳能板需要充分暴露以更好的吸收太阳光能,这便会导致空气中的粉尘、动物的排泄物等杂物轻易附着于太阳能板的表面,从而导致光电转换率的降低。所以太阳能板的清洁是摆在人们面前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目前有效的清洁手段,主要是人工清洁,人工配高压水枪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清洗,具有效率低、成本高、浪费水资源的问题。太阳能板往往布置在较高或者较为空旷的区域,人工清洗具有一定的危险。目前现有的寻迹清洁机器人也存在着导航困难的问题。车载移动式清洗技术清洗的太阳能电池板受高度的限制,对于一些位于屋顶,路灯上的太阳能电池板不能有效清洗。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非接触式并联线驱动的太阳能面板智能清洁机器人的设计。
本发明的的清洁机器人可实现对不同大小规格的太阳能光伏板的清洗工作,解决了对不同工作环境的太阳能光伏板的清洗问题;利用风能实现对太阳能光伏板非接触式清洗,减轻因清洗对太阳能电池板的损害,延长其使用寿命。并且,清洁机器人可以实现对太阳能电池板的全面无死角的清洗,同时不会在清洗的过程中掉落脱离太阳能光伏板。
为实现上述功能,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发明包含固定机构、清洗机构、运动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左下支撑板、右上支撑板、左上支撑板和右下支撑板,太阳能光伏板安装于太阳能板框架中,四块支撑板分别安装位于太阳能光伏板的太阳能板框架四个角上;
所述的运动机构包括四组线驱移动组件,固定机构的每块支撑板上均安装固定一个线驱移动组件,每个线驱移动组件包括绕线轮、伺服电机和柔索线绳,伺服电机固定安装于支撑板底面,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朝上且和绕线轮同轴连接,绕线轮上绕有柔索线绳,柔索线绳一端固定系在绕线轮上;
所述的清洗机构包括移动板以及安装在移动板底部的左非接触式气爪、右非接触式气爪、前滚动式毛刷和后滚动式毛刷,移动板底面的前后两侧安装有前滚动式毛刷和后滚动式毛刷,移动板顶面的四角设有线轴,柔索线绳另一端固定系接线轴,四个线驱移动组件的柔索线绳另一端分别连接到四根线轴上;移动板底面的前后两侧安装有左非接触式气爪、右非接触式气爪,每个非接触式气爪内部设有气体腔,气体腔朝下开口,气体腔顶部设有进气流道,进气流道一端延伸到气体腔顶部中央作为出气孔,进气流道另一端穿过伸出非接触式气爪侧壁后连接到气源;非接触式气爪和太阳能光伏板的板表面之间具有间隙形成气模间隙,滚动式毛刷接触和太阳能光伏板的板表面;
所述的控制机构包括气泵和弹性管,气泵安装于支撑板的底面,气泵输出端经弹性管和清洗机构的左非接触式气爪、右非接触式气爪的进气流道连通。
所述的控制机构还包括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安装于支撑板的底面,控制面板分别和气泵、运动机构的四个线驱移动组件的伺服电机连接,进而控制伺服电机和气泵工作,带动移动板进行运动和清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22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处理方法与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风场集电线路用避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