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镀电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74169.0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6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唐孝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孝瑜 |
主分类号: | C25D5/56 | 分类号: | C25D5/56;C25D15/00;C25D3/12;C23C18/20;C23C18/32;C23C18/38;C23C18/50 |
代理公司: | 34152 合肥初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潘华 |
地址: | 5291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零件表面 半光亮镍层 耐腐蚀性 塑料零件 电镀 注塑件表面 闭合回路 导电工具 光亮镍层 后续工序 使用寿命 汗渍 表面镀 光亮镍 光泽度 结合力 耐腐蚀 除油 粗化 镀层 挂具 俯视 延缓 电源 塑料 清洁 | ||
1.一种塑料镀电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上挂
将需要镀电的塑料零件固定在导电工具或挂具上,时其能够与电源相连形成闭合回路,让电镀能够顺利进行;
步骤二:除油
清洁零件表面,除去注塑件表面的油脂、灰尘及汗渍等物质,这些物质将直接影响后续工序的处理效果,以及零件表面的电镀外观;
步骤三:粗化
增加镀层与零件表面的结合力;利用粗化也的强酸性进行溶解ABS塑料中的丁二烯成分,使零件表面形成微观粗糙的小孔,进而增加其接触面积,并且在零件表面产生少量的OH、SO3H等极性亲水基团,使零件表面具有亲水性;
步骤四:中和
利用溶液的还原性,将零件表面藏六的铬酸还原祛除;
步骤五:催化
溶液中的催化物质被均匀吸附在零件表面的小孔中,为后续的化学镍的发生提供催化中心;
步骤六:解胶
零件表面在催化也中所吸附的胶体钯并不具有催化活性,其周围被二价锡离子所包裹着,需要利用解胶工序进行溶解钯周围的二价锡使其裸露并真正具有催化活性;
步骤七:化学镍
此工序前面的所有工序都是为此工序的进行做准备,进过化学反应后,零件表面覆盖了一层能够导电的镍磷合金,使原有的不具备导电功能的塑料零件变成了导体;
步骤八:预镀镍
化学镍层较薄,其导电性能不强,在其表面增加一层预镀镍可增加零件的导电性能;
步骤九:光亮铜
铜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柔韧性,相比较其他镀层的热胀系数更接近于塑料,在零件表面镀上层15到25um平滑二柔韧的铜层,有利于增加零件与整个镀层的结合力、耐温性和耐腐蚀性;
步骤十:半光亮镍
零件外观呈半光亮状,该镀层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及整平性,其半光亮镍层不含硫,电位较光亮镍镀层高,具有较好的机械性和耐腐蚀性;
步骤十一:光亮镍
使零件外观具有镜面冠梁效果,颜色白中带黄,在零件受到腐蚀介质产生腐蚀时,能够避免大而纵深的腐蚀结构,延缓零件腐蚀的速率;
步骤十二:镍封
在光亮镍溶液的基础上在电镀溶液中添加不导电的细小微粒,在电镀过程中镍不断在零件上沉积,同时这些微粒也被带入镀层,有与微粒不导电,使其不会镀上其他镀层,在零件受到腐蚀时,能够分散腐蚀电流模式其单位面积的镍表面及上的腐蚀电流大为降低,起到了较好的耐腐蚀效果;
步骤十三:光亮铬
镀层呈莹白色,使零件达到最佳的装饰效果;
步骤十四:检验包装
将零件从挂具上摘下,进行检验、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孝瑜,未经唐孝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416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冻干赋形制剂成型模具及制备方式
- 下一篇:一种半导体电镀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