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铁轨电位的防护架构与过程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76310.0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0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宋奇吼;周昌松;徐百钏;徐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M5/00 | 分类号: | B60M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001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轨 电位 防护 架构 过程 | ||
一种地铁轨电位的防护架构与过程,包括第一绝缘节设置于一站台的一端对应的钢轨处的结构和所述第二绝缘节设置于该站台的另一端对应的钢轨处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绝缘节设置于一站台的一端对应的钢轨处的结构为:所述一端对应的钢轨处的端壁上用胶黏剂黏结的水平柱一,在第一绝缘节的左端设有用于卡接的突起一,在所述用于卡接的突起一距离所述第一绝缘节更远的一头开有两道竖直交叉的凹道构成的凹口一;结合其它的结构和过程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所述第一绝缘节设置于一站台的一端对应的钢轨处以及所述第二绝缘节设置于所述站台的另一端对应的钢轨处的过程中套接较为繁琐和复杂,不利于装配效率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铁防护技术领域,也属于轨电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铁轨电位的防护架构与过程。
背景技术
为了能够对钢轨电位进行可靠控制,避免大量杂散电流注入大地,就推出了一种地铁牵引所站台钢轨电位的控制系统,包括:第一绝缘节、第二绝缘节、第一开关系统、第二开关系统、控制设备和回流组件;所述第一绝缘节设置于一站台的一端对应的钢轨处,所述第二绝缘节设置于所述站台的另一端对应的钢轨处,其中,所述站台与所述钢轨平行,所述钢轨仅与所述第一绝缘节连接的部分定义为第一钢轨,所述钢轨仅与所述第二绝缘节连接的部分定义为第二钢轨,所述钢轨既与所述第一绝缘节连接又与所述第二绝缘节连接的部分定义为第三钢轨;所述回流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钢轨、所述第二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电连接,所述回流组件与一牵引变电所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系统电连接于所述第一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之间,所述第一开关系统用于采集所述第一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之间的电流值;所述第二开关系统电连接于所述第二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之间,所述第二开关系统用于采集所述第二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之间的电流值;所述控制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系统、所述第二开关系统和所述站台电连接,所述控制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之间的电流值以及所述第二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之间的电流值,在接收到所述站台发送的屏蔽门开启信号之后,判断所述第一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之间的电流值以及所述第二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之间的电流值是否均小于预设整定值,若所述第一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之间的电流值以及所述第二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之间的电流值均小于所述预设整定值,触发所述第一开关系统断开与所述第一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的电连接,触发所述第二开关系统断开与所述第二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的电连接。
该控制系统从电流的角度进行判定,在实现对钢轨电位准确控制的前提下能够有效避免钢轨电位限制装置的误动作和频繁动作,进而保证了钢轨与大地之间的绝缘性能,从而避免大量杂散电流注入大地造成腐蚀埋地金属管道等危害。
而所述第一绝缘节设置于一站台的一端对应的钢轨处以及所述第二绝缘节设置于所述站台的另一端对应的钢轨处的方式都是经由所述一端对应的钢轨处的端壁上用胶黏剂黏结的圆管型塑料水平柱一和所述另一端对应的钢轨处的端壁上用胶黏剂黏结的圆管型塑料水平柱二分别经由套环来把圆管型的所述第一绝缘节和圆管型的第二绝缘节套接在一起,套环的运用把圆管型塑料水平柱一和第一绝缘节,以及圆管型塑料水平柱二和第二绝缘节相连的牢靠,然而在运用期间,须把套环套接圆管型塑料水平柱一和圆管型塑料水平柱二上,接着,再把所述第一绝缘节和第二绝缘节套接起来稳定住,这样就让这个套接较为繁琐和复杂,不利于装配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铁轨电位的防护架构与过程,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所述第一绝缘节设置于一站台的一端对应的钢轨处以及所述第二绝缘节设置于所述站台的另一端对应的钢轨处的过程中套接较为繁琐和复杂,不利于装配效率的缺陷。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铁轨电位的防护架构与过程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地铁轨电位的防护架构,包括地铁牵引所站台钢轨电位的控制系统,包括:第一绝缘节、第二绝缘节、控制设备;所述第一绝缘节设置于一站台的一端对应的钢轨处,所述第二绝缘节设置于所述站台的另一端对应的钢轨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63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