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形调控功效系数实测数据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77070.6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35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飞;王海峰;颜廷强;李湃;段树威;刘宏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B37/28 | 分类号: | B21B37/28;G06F17/16;G06F17/15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张锦红 |
地址: | 06600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控 功效 系数 实测 数据处理 方法 | ||
1.一种板形调控功效系数实测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计算板形调控功效系数实测值,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沿板形宽度方向上设定m个通道,对应板形宽度上设定的m个测量段数,单位时间间隔需要采集的数据包括与m个通道相对应的m个实测板形变化量和与其对应的调控机构改变量,
S12、根据调控功效系数公式计算相应调控机构的实测板形调控功效系数,调控功效系数公式为:
其中Eff为相应调控机构的实测板形调控功效系数,ΔY为实测板形变化量,ΔU为对应的调控机构改变量,调控机构改变量包括轧辊倾斜、轧制力波动、工作辊弯辊、中间辊弯辊和中间辊横移;
步骤S2、对实测板形调控功效系数进行排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将得到的单个实测板形调控功效系数做成表格,表格的每一列都表示数据的通道数,总计m列通道数据,表格的每一行都是单位时间间隔内采集到的实际数据计算得到一组实测板形调控功效系数数据,共有n组数据,
S22、将对应每个通道计算得到的n个实测板形调控功效系数使用排序算法从大到小进行顺序排列,使m个通道内的n组实测板形调控功效系数偏差较大的数据均集中在每个通道数据集的两端;
步骤S3、排序后对每组实测板形调控功效系数进行权重分配,计算加权板形调控功效系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使用正态分布函数分别为排序后的n组实测板形调控功效系数进行权重分配,为了防止偏差较大的数据对结果产生影响,权重的分配规则符合正态分布排列,且每个通道数据集两端偏差较大的部分所分配的权重为0,权重为0的数据个数占数据集总个数的比例为20%,
S32、计算权重因子Rj,
S33、板形调控功效系数加权结果的计算,计算公式为:
式中:n表示实测数据的组数,Effj表示第j组板形调控功效系数,Rj表示第j组数据所对应的权重因子,Effw表示加权板形调控功效系数;
步骤S4、加权板形调控功效系数计算结果数据拟合,包括以下步骤:
S41、采用最小二乘法的多项式对加权板形调控功效系数计算结果进行拟合,最小二乘法的多项式公式为:
式中:m表示沿板形宽度方向设定的通道数目,Effi表示第i个通道加权处理后的加权板形调控功效系数,E(i)表示第i个通道板形调控功效系数的数据拟合计算结果,
S42、拟合板形调控功效系数多项式拟合公式为:
E(i)=a0+a1·i1+a2·i2+a3·i3+a4·i4
式中:E(i)表示第i个通道板形调控功效系数的数据拟合计算结果,a0…a4分别为拟合后的多项式系数;
步骤S5、判断拟合板形调控功效系数是否满足要求,
对比拟合计算得到的第i个通道板形调控功效系数的数据拟合计算结果E(i与有限元仿真计算得到的理论板形调控功效系数Efi的相似程度,公式如下所示,
式中:m表示沿板宽方向设定的通道数目,E(i)表示第i个通道板形调控功效系数的数据拟合计算结果;Efi表示第i个通道有限元仿真计算得到的理论板形调控功效系数,ε为设定的数值,用来保证输出数据的精度,
对比结果满足设定的条件时,将计算得到的结果保存并用于板形自动控制系统;如果不满足公式的条件则需要重复步骤S1至S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形调控功效系数实测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的单位时间间隔取值范围为0.5s-1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707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