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支化水溶性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79491.2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6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萱;黄波;翟林明;伍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48;C08G18/32;C08G83/00;C09D17/00;C09D7/65 |
代理公司: | 34101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卢敏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溶性聚氨酯 超支化 聚环氧乙烷 聚异氰酸酯 支状 制备 过量 聚乙二醇单甲醚 小分子多元醇 单异氰酸酯 分散液粘度 产物结构 分散效率 颜料分散 可控的 羟基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支化水溶性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主要反应步骤如下:首先,将过量的小分子多元醇与聚异氰酸酯按比例充分反应,制得完全由羟基(‑OH)封端的多支状大分子HB‑1;其次,将过量的聚异氰酸酯与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按比例充分反应,制得聚环氧乙烷(PEO)封端的含单异氰酸酯(‑NCO)基的多支状大分子HB‑2;最后,将HB‑1与HB‑2按比例充分反应,即制得完全由聚环氧乙烷(PEO)封端的超支化水溶性聚氨酯HBPU。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重复性好、产物结构可控的特点,所得超支化水溶性聚氨酯可应用于颜料分散领域,具有用量少、分散效率高及分散液粘度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支化聚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支化水溶性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性聚氨酯(WPU)是一种大分子主链中含有大量氨基甲酸酯基的嵌段共聚物,目前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大多以自乳化法为主,即在聚氨酯中引入-COOH、-SO3H、-OH、-O-等,由于这些亲水基团的存在以及聚氨酯本身的一些不足,使得水性聚氨酯产品在耐水、耐热、耐候等方面较差。超支化聚合物具有独特的空间结构,末端含有大量功能基团,分子间不易缠结,具有熔融粘度低、容易成膜等优点。超支化水性聚氨酯兼备了聚氨酯和超支化聚合物的特点,具有其高度支化结构、粘度低、溶解性好的特点,同时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以及优异的力学性能等。
专利CN108948304A“一种超支化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及用途”,采用具有多羟基的多元醇与异氰酸酯进行逐步扩链反应得到超支化骨架,最后用带有邻位物质的羟基进行封端得到超支化聚氨酯。该法制备的超支化聚氨酯结构规整但支化度较低,无法满足实际生产使用中的众多需求。
专利CN101445697B“一种超支化聚氨酯皮革涂饰剂及其制备方法”,将聚醚多元醇与异氰酸酯进行混合反应,再加入羧基二醇进行扩链反应,最后加入有机胺中和并加入丙酮稀释得到超支化聚氨酯。该法原料简单易得、操作方便,但产物支化度较低、熔融粘度高、溶解性不好。
专利CN108117630A“超支化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将N,N-二羟乙基-3-胺基丙酸甲酯溶液滴加到二元醇有机溶剂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得到超支化聚氨酯。该方法工艺简单但是无法控制超支化聚氨酯的分子形态。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支化水溶性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超支化水性聚氨酯制备过程中重现性差、结构不可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超支化水溶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过量的小分子多元醇与聚异氰酸酯充分反应,制得完全由羟基(-OH)封端的多支状大分子HB-1;
(2)将过量的聚异氰酸酯与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按比例充分反应,制得聚环氧乙烷(PEO)封端的含单异氰酸酯(-NCO)基的多支状大分子HB-2;
(3)将所述多支状大分子HB-2与所述多支状大分子HB-1按比例充分反应,即制成目标产物完全由聚环氧乙烷(PEO)封端的超支化水溶性聚氨酯HBPU。
进一步地,所述小分子多元醇为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乙烷、丙三醇、季戊四醇、乙二胺季戊四醇、木糖醇、山梨醇和蔗糖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聚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三聚体、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加成物、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加成物、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加成物、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加成物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多支状大分子HB-1的平均官能度不小于6。
进一步地,所述聚乙二醇单甲醚的平均分子量范围在200-5000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794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