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应多海况的船舶并靠防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80888.3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17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余建星;崔宇朋;余杨;宋琳;李振眠;于佳晖;王华昆;王昭宇;李昊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59/02 | 分类号: | B63B59/02;B63B4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席卷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应 海况 船舶 靠防撞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适应多海况的船舶并靠防撞装置,包括:防撞气囊模块、气囊约束框体模块、气压稳定模块;气压稳定模块位于防撞气囊模块内部,与控制机构部件相连接;防撞气囊模块位于气囊约束框体模块内部,气囊约束框体模块通过钢缆固定于接收船舷侧。采用组合结构共同承担双船并靠产生的挤压力,可以适应不同海况,通过增加或者减少气囊数量改变防撞气囊模块的形状及尺寸,从而更好地适应船舶线型外飘以及改变双船并靠间距,通过气压稳定模块解决气囊气密性问题和双船并靠挤压力造成的气囊压降问题,保证船舶在不同海况并靠作业时防撞气囊内部气压始终保持为预设气压值,保证防撞气囊承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应多海况的船舶并靠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并靠补给时,特别是在极端海况的情况下,在风、浪、流的联合作用下,由于两船之间间隙狭窄,两船之间会产生水动力干扰。大量观察表明,水动力干扰不仅包括一阶力,其使得接收船与补给船产生耦合的运动干扰响应;还包括二阶定常偏移力,其使得接收船与补给船发生平均位置的偏移。由于水动力相互作用,导致接收船与补给船之间剧烈运动,进而导致海上补给的失败,更为严重的会造成船上人员的伤亡事故。基于此,船舶并靠防撞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内置安全阀充气橡胶护舷,用于隔离船舶与船舶、船舶与码头,包括护舷体和安全阀,护舷体上开设有安装安全阀的通孔,通孔边沿上设置有安装座,安全阀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座的中部,安全阀与固定座之间设置有密封件,固定座位于护舷体外侧的一面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上开设有排气孔,密封盖上还设置有连接件。
但是内置安全阀充气橡胶护舷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是此柔性护舷并不适应极端海况,二是此柔性护舷尺寸固定,不能控制双船并靠间距,三是此柔性护舷形状单一,不能适应船体线型外飘,四是由于护舷气密性以及双船并靠挤压力作用,护舷会出现压降现象,承载力降低。
发明内容
鉴于此,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应多海况的船舶并靠防撞装置。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应多海况的船舶并靠防撞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防撞气囊模块、气囊约束框体模块以及气压稳定模块;
所述气压稳定模块位于所述防撞气囊模块内部,与控制机构部件相连接;
所述防撞气囊模块位于所述气囊约束框体模块内部,所述气囊约束框体模块通过钢缆固定于接收船舷侧;
其中,所述接收船舷侧设置有所述控制机构部件。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撞气囊模块顶部通过固定部件与气囊充放气模块4相连接,所述防撞气囊模块内部设置所述气压稳定模块的固定网。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气囊充放气模块4包括:
第一充放气管、第一气压表、第一三通管、第一开关控制阀以及第一气门嘴;
其中,所述第一充放气管与所述第一气压表、所述第一三通管相连接,所述第一三通管另外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控制阀以及所述第一气门嘴。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气压稳定模块的固定网采用骨架式结构,所述气压稳定模块的固定网采用橡胶材质。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气囊约束框体模块采用骨架式结构,所述气囊约束框体模块采用抗海水腐蚀处理过的橡胶材质。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气压稳定模块包括:
钢瓶充放气子模块、钢瓶子模块以及气压传感器子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808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