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产养殖池塘的水体净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93933.9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4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怀;余传;余美和;曾爱桂;陈建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五洲八达水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C02F9/14;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44268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体 净化槽 第二管道 第一管道 净化物质 植被生长 曝气管 吸附层 池塘 水产养殖池塘 水体净化系统 水产 植被 泵入高压 横向设置 净化效率 内部设置 上层表面 生态循环 植被吸收 含氧量 过滤物 气压泵 氨氮 吸附 过滤 流出 净化 养殖 吸收 | ||
1.一种水产养殖池塘的水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依次连接组成“Z”字形,第一管道远远长于第二管道,第二管道竖向设置,第二管道中部且在管道内部固定有第一曝气管,第一曝气管通过气管连接有气压泵;第三管道末端设有一个或以上净化槽,净化槽内部设有隔板,隔板的下端面与净化槽底部之间留有过水通道,隔板将净化槽内部分割成净化池和过水槽,第三管道末端置于净化池的上方,净化池内部设有净化物质,过水槽上端连接有出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池塘的水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净化槽包括第一净化槽、第二净化槽和第三净化槽,第一净化槽、第二净化槽和第三净化槽依次首尾连接,第一净化槽的过水槽在上端与第二净化槽的净化池连通,第二净化槽的过水槽在上端与第三净化槽的净化池连通,出水管连接在第三净化槽的过水槽上,第三管道与第一净化槽的净化池连通;
第一净化槽的净化池底部放置有第二曝气管,该第二曝气管与所述气压泵连接;净化物质置于第二净化槽与第三净化槽中,第二净化槽的净化池内部的净化物质包括下层的第一过滤物和上层的植被吸附层,第三净化槽的净化池内部的净化物质为活性炭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产养殖池塘的水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过滤物为生蚝壳和珊瑚石的一种或两种;植被吸附层为水葫芦、空心菜的一种或两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产养殖池塘的水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曝气管为多根管体焊接形成的矩形网格状,该管体上开设有微型曝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产养殖池塘的水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净化槽内部还设有过滤网,该过滤网为钢丝毛刷组成,过滤网置于植被吸附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产养殖池塘的水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净化槽、第二净化槽和第三净化槽底部均设有排污口,在排污口下方连接有排污管道,排污管道中部串接有沙井,排污口上设有柱塞。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产养殖池塘的水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净化槽、第二净化槽和第三净化槽为一体成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池塘的水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管道在远离第二管道的一端设有过滤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池塘的水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管道与第三管道之间设有辅助管,辅助管直径小于第二管道的直径,第二管道上端设有异径管,辅助管通过异径管与第二管道连接,辅助管上端设有弯头,辅助管通过弯头与第三管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池塘的水体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曝气管为两个,两个第一曝气管设有高度差,两个第一曝气管均通过气管连接有控制阀,控制阀连接在所述气压泵的出气口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五洲八达水产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五洲八达水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393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星形棱角式运输纳米增氧机
- 下一篇:一种水产养殖池通气软管外增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