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九香虫中同时制备五种多巴胺类化合物的分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98424.5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85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侯晓晖;徐天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31/24 | 分类号: | C07C231/24;C07C233/18;C07D311/60;C07D319/20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冈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02 | 代理人: | 陈源鸿 |
地址: | 5630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九香虫 同时 制备 多巴胺 化合物 分离 方法 | ||
一种从九香虫中同时制备五种多巴胺类化合物的分离方法,属于化合物单体的分离纯化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干燥的九香虫为原料,通过乙醇提取、真空浓缩、分步萃取、硅胶柱富集与洗脱、高效制备液相色谱分离及产品回收步骤,同时得到五种多巴胺化合物单体;为更深入的研究九香虫药材的药用价值以及新药的合成与开发奠定基础,同时也有利于九香虫传统资源的开发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物化合物单体分离纯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从九香虫中同时制备五种多巴胺类化合物的分离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本品为蝽科昆虫九香虫
国家知识产权局2014年4月16号公开了一种公开号为CN103724318 A,专利名称为‘九香虫酰胺A及其组合物和其在制药和食品中的应用’,制备得到一种多巴胺类化合物单体,命名为九香虫酰胺A,在肾病和慢性肾病药物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该专利同样以九香虫为原料,但是仅仅得到一种多巴胺类化合物单体,技术方案复杂,所涉及的溶剂种类过多,而且产率低,无法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九香虫中同时制备五种多巴胺类化合物的分离方法,为更深入的研究九香虫活性物质与治疗效果的关系奠定基础,同时也有利于九香虫中药材资源的开发利用。本发明通过合理的工艺路线以及参数条件,同时从九香虫中分离得到五种化合物单体成分,纯度均达到98.0%以上。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从九香虫中同时制备五种多巴胺类化合物的分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以干燥的九香虫药材为原料,粉碎成1-5mm的粗粉,按照重量比例加入2-10倍的70%乙醇溶液,超声提取3次,提取时间分别为60min、45min、30min,合并提取液,过滤、60℃真空浓缩至无醇度,得九香虫提取浓缩液;
步骤二:往步骤一浓缩液中依次加入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每个溶剂萃取3次,每次体积为溶液体积的1/3-2/3,收集、合并正丁醇萃取液,60℃真空浓缩至1/10体积;
步骤三:按照重量比,给步骤二浓缩液中加入1-3倍100-300目硅胶拌样,进行硅胶柱层析,氯仿-甲醇梯度洗脱,收集1/5-1/1洗脱馏分,60℃真空浓缩至1/10-1/5体积,得到待制备溶液;
步骤四:将步骤三所得到的待制备溶液用0.45μm有机膜过滤,收集滤液,然后滤液进样,进行九香虫5种单体化合物的制备分离,并针对性的收集纯度大于98.0%的各个单体的制备馏分溶液;在此过程中,紫外检测器设置波长为280nm,进行在线检测;
步骤五:将步骤(4)中进行高效制备液相色谱分离得到的5种制备馏分溶液,分别60℃真空浓缩至干,回收甲醇溶剂,固体放置于65℃干燥箱干燥12小时,即得到
(1)N-[2-(3,4-二羟基苯基)-2-羟基乙基] 乙酰胺;
(2)N-[(E)-2-(3,4-二羟基苯基)乙烯基] 乙酰胺;
(3)反式-2-(3',4'-二羟基苯基)-3-乙酰氨基-7-羟基乙基-1,4-苯并二恶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医科大学,未经遵义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84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