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驱动单元以及用于机动车的变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3476.7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5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M·韦特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腓特烈斯港齿轮工厂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02 | 分类号: | H02K11/02;H02K11/40;H02K11/30;B60K25/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俞海舟 |
地址: | 德国腓***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单元 以及 用于 机动车 变速器 | ||
1.一种电驱动单元(E),其包括电动机(EM)和用于控制所述电动机(EM)的电子控制单元(EE),
其中,所述电动机(EM)具有定子单元(S)和转子(R),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EE)固定在电隔离的支承元件(ET)上,
所述支承元件(ET)固定在所述定子单元(S)上,并且
所述定子单元(S)具有定子叠片组(SP),该定子叠片组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EE)的接地端子(EEG)导电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单元(E),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冷却所述电子控制单元(EE)的金属的冷却体(K),所述接地端子(EEG)与所述冷却体(K)导电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驱动单元(E),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子叠片组(SP)与所述接地端子(EEG)之间的导电连接延伸经过所述冷却体(K)。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驱动单元(E),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子叠片组(SP)与所述冷却体(K)之间的导电连接通过专门为该导电连接而设置的电导体(X)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驱动单元(E),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子叠片组(SP)与所述冷却体(K)之间的导电连接通过至少一个金属的板材条或通过金属线材区段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驱动单元(E),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元件(ET)设置在所述冷却体(K)与所述定子单元(S)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驱动单元(E),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EM)的转子(R)与转子轴(RW)连接,该转子轴可旋转地支承在所述驱动单元(E)的金属的支承架(LT)中,所述支承架(LT)与所述定子叠片组(SP)电隔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驱动单元(E),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元件(ET)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EE)一起设置在所述定子单元(S)与所述支承架(LT)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驱动单元(E),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EE)设置在所述支承元件(ET)的面向所述支承架(LT)的那个端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驱动单元(E),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架(LT)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EE)导热良好地连接。
1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驱动单元(E),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单元(S)具有电隔离的浇铸材料(V),该浇铸材料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定子叠片组(SP)。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驱动单元(E),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元件(ET)固定在所述浇铸材料(V)上。
13.在回引权利要求7的情况下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驱动单元(E),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叠片组(SP)通过所述浇铸材料(V)与所述支承架(LT)电隔离。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驱动单元(E),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叠片组(SP)通过自身的电隔离的分隔元件(TE)与所述支承架(LT)隔离。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驱动单元(E),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叠片组(SP)通过所述支承元件(ET)与所述支承架(LT)隔离。
1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驱动单元(E),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EM)构造为内转子电机,所述定子单元(S)不具有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腓特烈斯港齿轮工厂股份公司,未经腓特烈斯港齿轮工厂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347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态环境下的微网能量优化方法
- 下一篇: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