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返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06536.0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97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周三;马志超;聂永广;方科学;孙中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56 | 分类号: | C10J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芦玲玲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廊坊市经***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返料系统,该系统包括:旋风分离器、料腿、输送管、壳体、翼板和驱动机构;其中,旋风分离器的固体出口与料腿的第一端相连接;壳体的顶部开设有固体入口,料腿的第二端穿设于固体入口且置于壳体内,翼板设置于壳体内且可移动地盖设于料腿的第二端的端部,驱动机构设置于壳体且与翼板相连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翼板移动以封堵或者打开料腿的第二端的端部;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固体出口,固体出口通过输送管用于与气化炉相连接。本发明中,驱动机构驱动翼板移动来对料腿的第二端进行封堵或打开,便于控制料腿内半焦的输送和料腿升温,提高了控制强度和返料能力的控制,确保了返料系统稳定地向气化炉内返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返料系统。
背景技术
旋风分离器是利用气流作高速旋转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粉尘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干式气固分离设备。旋风分离器因结构简单,操作稳定,使用、维护方便,又不受含尘气体的浓度、温度、物性等限制,同时其造价低,所以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煤加氢气化是煤粉与高温高压氢气发生加氢裂解、加氢气化等反应,生成富含甲烷的煤气,并副产轻质煤焦油及半焦的工艺过程。气化产生的半焦一部分直接落入气化炉底部,另一部分伴随煤气进入旋风分离器进行分离,分离出来的半焦通过旋风返料系统进入气化炉底部,最后从气化炉底部排出。
旋风返料系统的核心部件是料腿及下料阀,料腿长度的计算将关系到料封的高度是否满足要求;下料阀的密封性能将直接影响旋风的效率,并且其排料能力决定料腿是否易被半焦堵塞。
现有旋风返料系统的下料阀一般采用翼阀,翼阀通过熔断丝拉开一定角度,保证料腿过气,随着料腿温度升高,熔断丝到达熔断点,翼阀会自动关闭,翼阀关闭后料腿温度会慢慢下降,导致其料腿升温不可控,同时料腿高度不足时,难以推动翼阀的翼板,料腿内半焦堆积压实,排料能力不可控。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返料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旋风返料系统通过翼阀来控制料腿易导致升温和排料能力均不可控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返料系统,该系统包括:旋风分离器、料腿、输送管、壳体、翼板和驱动机构;其中,旋风分离器的固体出口与料腿的第一端相连接;壳体的顶部开设有固体入口,料腿的第二端穿设于固体入口且置于壳体内,翼板设置于壳体内且可移动地盖设于料腿的第二端的端部,驱动机构设置于壳体且与翼板相连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翼板移动以封堵或者打开料腿的第二端的端部;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固体出口,固体出口通过输送管用于与气化炉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返料系统中,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杆、设置于壳体内的弹性机构和设置于壳体外的执行机构;其中,弹性机构与翼板相接触,用于对翼板进行推顶,以使翼板与料腿的第二端的端部相接触;驱动杆的第一端与执行机构相连接,驱动杆穿设于壳体,并且,驱动杆的第二端与翼板相连接,执行机构用于驱动驱动杆移动带动翼板移动以打开或封堵料腿的第二端的端部。
进一步地,上述返料系统中,驱动机构还包括:密封件;其中,密封件套设于驱动杆置于壳体外的部分。
进一步地,上述返料系统中,弹性机构包括:连接杆、连接套和弹簧;其中,连接杆的第一端与壳体的内壁相连接,连接杆的第二端与弹簧相连接;连接套的内部中空且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封闭端,弹簧置于连接套的内部且处于压缩状态,连接套的封闭端与翼板相接触。
进一步地,上述返料系统还包括:压力检测装置和消堵机构;其中,压力检测装置设置于料腿,用于检测料腿内的压力;消堵机构设置于料腿,用于在压力达到预设压力时对料腿内的半焦进行疏通,以消除堵塞。
进一步地,上述返料系统中,压力检测装置包括:至少三个取压管和至少三个压差表;其中,至少三个取压管由旋风分离器至壳体处依次设置于料腿;任意两个取压管之间均设置一个压差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65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沥青混合料三维模型重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街头导航的智能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