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创伤再生修复的细胞因子制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6753.X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7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77 | 分类号: | C12N5/077 |
代理公司: | 11357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依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潜水***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肌腱 干细胞 制备 富血小板血浆 干细胞培养液 细胞因子制剂 干细胞培养 单独培养 分化现象 剪切方式 生长因子 细胞聚集 影响细胞 消化液 吸收 增殖 创伤 细胞 消化 修复 再生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促进创伤再生修复的细胞因子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肌腱干细胞培养液的制备;S2、肌腱干细胞的制备;S3、初代肌腱干细胞获得;S4、肌腱干细胞培养;S5、肌腱干细胞获得。通过肌腱干细胞的制备采用的直接剪切方式获得,然后置于消化液中消化获得单细胞避免过多的单细胞聚集,获得的单细胞单独培养以便减少多细胞聚集造成其他局部组分吸收不充分,这种细胞在培养时吸收营养不充分极易导致分化现象,影响细胞的增殖速率,离心后获得的富血小板血浆中含有大量的生长因子,可直接被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创伤再生修复的细胞因子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提升,美容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有着不断的变化和提升。根据美容内涵的不同,现代美容可分为生活美容和医学美容两大部分。一般通过医学治疗手段对面部肌肤进行一系列手术治疗,以便长时间来维护面部肌肤,但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手术危险性,并且使用的药物会长时间残留于人体皮肤内,会导致对人体的二次伤害。
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在一般人体表皮会不断脱落,由基底细胞增殖补充,这是生理再生,如果皮肤受到损伤后修复愈合,则称为补偿性再生,小面积的皮肤损伤发生时,损伤面发生凝血,下面结缔组织内的成纤维细胞增殖,直至形成新的结缔组织以修补伤口。如皮肤损伤面积较大较深时,表皮修复比较困难,需采取植皮的方法,帮助创伤修复,创伤修复后常留下瘢痕。对于这种瘢痕,现在已经有技术通过其他部位的分裂增殖较强细胞进行移植,虽然解决了身体部位排斥的问题,但是该细胞因子制剂在制备过程中容易发生分化,导致移植成功率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创伤再生修复的细胞因子制剂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制备过程中容易发生分化,导致移植成功率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促进创伤再生修复的细胞因子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肌腱干细胞培养液的制备:在DMEM培养基中加入重量份的血清10-20%、青霉素100U/mL、链霉素100U/mL;
S2、肌腱干细胞的制备:在无菌条件下将跟腱组织块洗涤并剪碎成块状结构,随后置于消化液中完全浸没1-2h,然后在添加肌腱干细胞培养液,获得混合液A;
S3、初代肌腱干细胞获得:将S2获得的混合液A进行离心处理,获得上清液,并将上清液进行过滤处理,即为初代肌腱干细胞;
S4、肌腱干细胞培养:将初代肌腱干细胞以2×105个/mL接种于承装有肌腱干细胞培养液的培养板中进行细胞培养,随后进行传代培养,获得传代肌腱干细胞;
S5、肌腱干细胞获得:将传代肌腱干细胞清洗后加入消化液浸泡15min,随后进行离心处理,获得上清液,获得肌腱干细胞。
进一步的,所述S2中腱组织块采用0.1mol/L磷酸缓冲溶液后,再使用生理盐水清洗,随后剪切成1-2mm的块状。
进一步的,所述S2中消化液由胶原酶和0.1%胰酶液按照重量份组成1:1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S3中混合液A获得的通过50μm无菌尼龙过滤网过滤,获得最终的肌腱干细胞。
进一步的,所述S4中肌腱干细胞培养的环境:37℃、5%CO2空气的条件下培养2-3天,进行传代培养。
进一步的,所述S4中细胞培养过程,先进行原代培养24-30h第一次换液,之后每隔36h换培养液一次,直至换4-5次,将培养的的肌腱干细胞以5000-8000个/cm2接种于培养瓶中进行传代培养。
进一步的,所述传代培养为三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科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67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