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微米材料、皮肤填充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8146.7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8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梅;崔立国;石旭东;崔毅;庄秀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圣博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18 | 分类号: | A61L27/18;A61L2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黄越;吕少楠 |
地址: | 130103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微米 材料 皮肤 填充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微米材料、皮肤填充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复合微米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聚氨基酸酯和脂肪族聚酯共混物、聚氨基酸‑脂肪族聚酯嵌段共聚物、聚氨基酸‑脂肪族聚酯接枝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该复合微球可用于制备治疗皮肤皱纹、凹陷及疤痕的改善和填充制剂。其中,皮肤填充剂包含原料:复合微米材料和药用辅料,复合微米材料与所述药用辅料的质量比为(0.01~2):(0.05~0.9)。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微球或微粒的皮肤填充剂可有效起到修复皱纹及凹陷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微米材料、皮肤填充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聚酯类材料如聚乳酸、聚己内酯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凝血性、无毒和低免疫性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和组织工程领域。近30年的研究表明,聚酯类材料及其单体都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聚酯类材料在生理环境中可水解降解,低分子量碎片可被巨噬细胞内吞并在细胞内降解。其中聚乳酸和聚己内酯作为皮肤填充剂的原料,已经有含有聚乳酸和/或聚己内酯的多个产品应用于皮肤皱纹和凹陷的填充。其主要的形态为聚乳酸微粒、聚乳酸微球和聚己内酯微球。由于聚酯类材料具有疏水性,在真皮填充剂中易于团聚形成大颗粒,增加了注射的难度和疼痛感。因此需要改善聚酯类材料的疏水性。
美国专利US6716251B1公开了一种注射植入物,可用于填充皱纹、细纹、皮肤裂缝和疤痕,或用于修复或整形外科、美容皮肤病学以及在牙科治疗中填充牙龈,是由可生物吸收的聚合物微球或悬浮在凝胶中的微粒构成。其产品已经用于真皮及皮下注射,改善皱纹及面部凹陷。但由于采用单纯脂肪族聚酯材料具有很强的疏水性,在使用前复溶时易于团聚形成大颗粒,增加注射的难度和疼痛感,且不利于吸收,植入后容易引起较大的机体反应。
中国专利申请CN105749359A,公开了一种注射用皮肤填充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注射用皮肤填充剂主要成分为:负载抗氧化因子的亲水改性聚乳酸微球,该亲水性微球采用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嵌段共聚物为原料,为多孔微球。该微球的亲水性较好。但多孔微球降解时间较短,在体内的效期也较短。
中国专利申请CN104258470A公开了一种注射用聚乳酸微球和交联透明质酸混合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将聚乳酸微球直接与在盐溶液中溶胀平衡所得的交联透明质酸凝胶混合,得到的混合凝胶效果持续时间较单纯的透明质酸钠凝胶要长。但是,研究发现,PLLA微粒在含水环境下不能长时间稳定存在,储存超过1个月时就可能发生微球结构坍塌或微粒黏连等,可见,该混合凝胶存在稳定性差、有效期短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微米材料,所述复合微米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聚氨基酸酯和脂肪族聚酯共混物、聚氨基酸-脂肪族聚酯嵌段共聚物、聚氨基酸-脂肪族聚酯接枝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在嵌段共聚物和接枝共聚物中,所述脂肪族聚酯和聚氨基酸的摩尔比为1:20~19:1,例如摩尔比为1:15~14:1,示例性为4:1、8:1、10:1、15:1;
所述共混物中,脂肪族聚酯和聚氨基酸酯的摩尔比为1:20~19:1,例如摩尔比为1:15~14:1,示例性为1:7。
根据本发明,所述聚氨基酸-脂肪族聚酯嵌段共聚物中的聚氨基酸可以选自聚赖氨酸、聚天冬氨酸、聚谷氨酸、聚丙氨酸、聚丝氨酸、聚半胱氨酸、聚脯氨酸、聚羟脯氨酸、聚甘氨酸、聚亮氨酸、聚异亮氨酸、聚缬氨酸、聚苯丙氨酸、聚蛋氨酸、聚色氨酸、聚谷氨酰胺、聚苏氨酸、聚天冬氨酰、聚酪氨酸、聚精氨酸及聚组氨酸中的一种、两种或更多种。例如,所述聚氨基酸-脂肪族聚酯嵌段共聚物中的聚氨基酸可以为聚赖氨酸或聚谷氨酸。
根据本发明,所述聚氨基酸-脂肪族聚酯接枝共聚物中的聚氨基酸可以选自聚谷氨酸、聚天冬氨酸和聚谷氨酸-聚天冬氨酸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例如,可以选自聚谷氨酸或聚天冬氨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圣博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长春圣博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81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