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ircR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变免疫异常检测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112185.4 申请日: 2019-11-14
公开(公告)号: CN111378740A 公开(公告)日: 2020-07-07
发明(设计)人: 赵兴旺;倪兵;游弋;郭俊恺;张龙龙;葛兰;王娟;王春又;赵承磊;刘文英;吴奇俊;高翠娥;宋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分类号: C12Q1/6883 分类号: C12Q1/6883;G16B20/00
代理公司: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代理人: 包晓静
地址: 400038 重*** 国省代码: 重庆;50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circrna 系统性红斑狼疮 病变 免疫 异常 检测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属于免疫和分子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circR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变免疫异常检测方法,收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标本,通过RNA‑seq测序技术,对基因表达进行检测分析;挑选出20个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基因;基于circRNA参与转录后调控,对候选基因进行匹配分析,筛选出存在靶向结合的miRNA;通过对靶向结合的miRNA归纳总结,筛选出SLE当中具有代表性研究价值的miRNA。在细胞和分子水平进一步深入探讨淋巴细胞免疫平衡异常调控SLE发病中的作用方式和分子机制;解析circRNA调控表达的方式和作用靶点,明确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并确认circRNA发挥功能效应的分子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免疫和分子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ircRNA在系统 性红斑狼疮病变免疫异常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最接近的现有技术:长期以来,抗dsDNA抗体、补体活性和免疫复 合物等免疫学检测一直是SLE疾病活动性的经典技术标志。但是主要障碍是1. 相关的基因及表达产物同时与其他自身免疫病相关,特异性不高;2.SLE发病早 期机体变化微小,病变产生的相关蛋白量很少,甚至无法出现;3个体之间存在 较大差异。本技术从病因遗传因素出发结合RNA-seq高通量检测手段寻找发病 特异性基因变量,并且探索了基因级联或相互作用启动疾病发生的方式。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临床表现多样、病情变化快的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自身抗体产生、免疫复合物沉积、多器 官功能损害为主要特征。SLE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常可导致患者死亡。因为目 前缺乏有效的诊断标志物和治疗标志物。所以研究SLE生物标志物,无论对于 早期诊断、病情活动监测、器官损害的可能性和损害程度的评估以及发现新的 治疗靶点均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SLE相关的新的发 病机制和抗体相继被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管理对于临床医师来说仍是挑战, 关于该病的发病机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发病原因不清,发病机制也尚未明确。一般认为是多因素的:受遗传因素和 环境的影响,补体缺陷、B细胞和T细胞行为异常、细胞因子作用异常、细胞 凋亡异常等。诊断标志物和治疗标志物等仍有待澄清。进一步导致的技术问题: 很难从根本上找到调控疾病发生的靶点且操作难,可控性差等。

circularRNA(circRNA)叫做环形RNA,是一种新的内源性非编码RNA,作 为RNA家族的新成员成为研究热点。不具有5’帽子结构和3’尾巴结构,circRNA 是闭合的环状结构,没有5’-3’极性和聚核苷酸的尾巴结构。在包括肿瘤在内的 多种疾病的研究中,发现其与疾病的潜在关联,并在其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有巨大的潜力成为新型的临床诊疗靶标。随着RNA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发 展,显示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存在大量circRNA,其表达丰富、成内源性、结构保 守且稳定。circRNA最主要的功能研究是参与转录后调控,类似于一个内源性 RNA或miRNA的海绵,可以竞争性的抑制RNA/miRNA的转录调控。此外,circRNA还可以通过抑制转录起始位点调节可变剪切或转录。而且,circRNA还 可以调节其亲本基因的表达。circRNA是RNA家族中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热点, 尽管目前人们对其了解还很浅,距离阐明其机制还相当遥远,但是其通过参与 转录调控,丰富了人们的认知。其时空特异性和稳定性使其能够成为良好的生 物标志物;而其与疾病的关联,可望成为潜在的临床诊疗标志物,具有巨大的 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 诊断标志物和治疗标志物等不清楚。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很难从根本上找到调控疾病发生的靶点且操作 难,变量可控性差等。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意义:可以从基因水平,细胞水平等角度研究探索疾 病诱因,进而找到可以特异、稳定、便捷、直观的检测标志物。降低不可控变 量带来的影响,为探索复杂疾病诱发提供方向。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21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