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备食物的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18735.3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4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克里斯蒂安·比特纳;亨德里克·克茨;米夏埃尔·西克尔特;斯特凡·雷斯特;马塞洛·卡瓦列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沃维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A47J43/046;A47J43/07;H05B6/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张凯;张杰 |
地址: | 德国伍***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备 食物 系统 方法 | ||
为了改进并更加可靠地进行食物制备,本发明提出一种食物制备系统,其具有第一厨房用具(4,102),第二厨房用具(6,104)和控制单元(8,106),其中第一厨房用具(4,102)具有至少一个探测装置(20,22,116)用于探测与食物(24,138)的特性有关的至少一条信息,其中该控制单元(8,106)经由第一通信连接(42,126)与第一厨房用具(4,102)连接,并且其中控制单元(8,106)经由第二通信连接(44,125)与第二厨房用具(6,104)连接,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8,106)构建用于根据所探测的至少一条信息来选择至少一个制备规程,并且第二厨房用具(6,104)构建用于根据所选择的至少一个制备规程执行制备过程。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相应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备食物的系统,其具有第一厨房用具,第二厨房用具和控制单元,其中第一厨房用具具有至少一个探测装置用于探测与食物的特性有关的至少一条信息,其中该控制单元经由第一通信连接与第一厨房用具连接,并且其中控制单元经由第二通信连接与第二厨房用具连接。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备食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用于烹饪食谱的数据库是已知的,其例如可以通过因特网获取。存储在数据库中的食谱通常包含确定的制备说明以及配料量或配料类型,借助于其可实现成功的制备结果。
为了找到合适的食谱,例如还已知输入人数或食物类型作为搜索标准。这种搜索的结果常常被证明是不准确的,尤其是在要用于所选食谱的食物的特性方面。此外,可能发生的是,用户对食品的特殊特性不熟悉,从而在输入搜索标准期间就可能已经发生错误。
此外,出于自然原因,相同类型的食物具有不同的特性。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对于两个苹果,不能假设这些苹果是完全相同的。这就产生了遵守例如食谱形式的标准化制备规程的困难。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并更可靠地进行食物制备。
根据第一教导,根据本发明,通过一种用于制备食物的系统解决该目的,该系统具有第一厨房用具,第二厨房用具和控制单元,其中第一厨房用具具有至少一个探测装置用于探测与食物的特性有关的至少一条信息,其中该控制单元经由第一通信连接与第一厨房用具连接,并且其中控制单元经由第二通信连接与第二厨房用具连接,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构建用于根据至少一条所探测到的信息来选择至少一条制备规程,并且第二厨房用具构建用于根据至少一条所选择的制备规程执行制备过程。
由此能够检测出食物的存在,并在选择制备规程时,自动将其作为搜索标准来考虑,因此简化了制备规程的选择。
此外,由此可以获取存在的食物的实际特性并在选择制备规程时予以考虑。由此,一方面,这增加了获得成功的制备结果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减少了找到合适的制备规程所需的时间。
此外,由此还可对用户显示适用于现有食物的制备规程的选项,从而其可以选择制备规程,并且如果需要,可以通过第二厨房用具来根据所选择的制备规程执行制备过程。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教导,上述目的也通过相应的食物制备方法解决,其中,通过第一厨房用具探测至少一条关于食物特性的信息,其中根据所探测到的至少一条信息选择制备规程,第二厨房设备根据选择的至少一个制备规程实施制备过程。
该方法对应于对根据第一教导的系统的控制,从而通过该方法获得与对于系统来讲相同的优点。
食物制备这一概念是指食物状态的有意改变,以及为此而采取的所有必要措施,例如加热,烹饪,蒸煮,切割,切碎,混合,搅拌以及称量,体积测量,对褐变度或松脆性或其它的识别。
厨房用具这一概念是指构建用于改变食物状态的用具。例如,这包括例如在烹饪或烤制时将食物的状态从原始状态更改为准备食用的状态的用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沃维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沃维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87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