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20281.3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7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李锋涛;程斌;贺西京;王栋;李浩鹏;王放;程志坚;郭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锋涛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A61B17/88;A61B17/02;A61F2/44;A61F2/46 |
代理公司: | 西安尚睿致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2 | 代理人: | 何凯英 |
地址: | 71001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脊柱 内镜下 腰椎 融合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系统,包括工作通道、软组织扩张器、脊柱内镜和植骨打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道式融合器复合体;
所述通道式融合器复合体包括融合器本体和连接通道;
所述融合器本体呈类圆筒状,其由设于中部的外筒体、设于其前端的舌型板一以及设于其后端的环状凸台组成,所述环状凸台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
所述外筒体的外壁上对称设有平面和弧面,所述平面为格栅状且其为与椎体终板相接触的两面;所述弧面为弧形抛光面,所述舌型板一设于其中一端弧形抛光面的前端;
所述连接通道为中空圆筒状,其前端内壁设有与所述外螺纹旋接的内螺纹,其后端外壁上垂直设有把手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融合器本体的材质采用钛合金或PEEK材料;
所述融合器本体的长度为22/26mm,内外径为8/10mm、9/11mm、10/12mm或11/1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通道的长度为100/150mm,其内/外径分别为8/10mm、9/11mm、10/12mm或11/1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通道包括工作通道一和工作通道二;
所述工作通道一为圆筒状,其前端设有舌型板二,后端外壁垂直设有把手二;
所述工作通道二为圆筒状,其后端外壁垂直设有把手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一、把手二以及把手三均为矩形板状,其底端分别与所述连接通道、工作通道一和工作通道二的后端外壁一体连接;
所述把手一、把手二以及把手三的外壁上贴附有防滑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通道一的长度为110-175mm,内/外径为8/10mm、9/11mm、10/12mm或11/13mm;
所述工作通道二的长度120-170mm,内/外径8/9.8mm;
当脊柱内镜与通道式融合器复合体的内径相差较大时,所述工作通道二放入脊柱内镜与通道式融合器复合体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组织扩张器为中空管道状,其长度为190mm;其外径为7.5mm、8.5mm、9.5mm、10.5mm,其内径为1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封帽,所述封帽为环状,其套设于所述连接通道的末端;
所述封帽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脊柱内镜选用外径为7.8mm,内镜内的工作通道为5.3mm,视像角为25°-30°,视场角为65°-75°的内镜。
10.一种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1)应用软组织扩张器插入椎板间隙黄韧带浅层,沿软组织扩张器放入工作通道一,进行镜下操作,依次进行减压神经、髓核摘除和处理终板,最后测量椎间隙高度;
2)再次放入软组织扩张器,根据椎间隙高度选择适当型号的通道式融合器复合体,引导通道式融合器复合体进入术区,取出软组织扩张器;
3)将脊柱内镜插入带有封帽的通道式融合器复合体内,镜下可视情况下旋转,顺时针方向旋转通道式融合器复合体,用融合器前方的舌型板一将神经组织拨开后,将融合器放入已处理好的椎间隙内;其中栅格样平面与上下终板接触,透视检查融合器深度满意后,拔出脊柱内镜,沿连接通道向融合器内植入适量自体骨或异体骨;
4)使用植骨打压器打压后,再次将内镜放入连接通道内检查植骨情况,满意后逆时针方向旋转使连接通道与融合器分离,取出连接通道;
5)更换工作通道一,再次内镜检查神经根减压情况及融合器位置;经皮植入椎弓根螺钉,钛棒连接相应椎弓根钉,螺帽固定后,术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锋涛,未经李锋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028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