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主动避碰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21449.2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0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杜宇哲;师小五;金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30/085 | 分类号: | B60W30/085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贾会玲 |
地址: | 1022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主动 方法 装置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主动避碰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车辆。车辆主动避碰方法包括: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检测车辆在当前行驶车道内是否存在碰撞风险;若在当前行驶车道内存在碰撞风险,则调整车辆的车身姿态,以使车辆通过车辆的承重部位,和/或,设有吸能材料的部位与障碍物碰撞。如此,在车辆发生碰撞时,由于可以通过调整车身位姿,利用车辆的承重部位,和/或,设有吸能材料的部位与障碍物碰撞,可以降低车辆碰撞对车辆本身造成的损害,以及降低对车辆内乘员造成的伤害,最大程度保证车辆内乘员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主动避碰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车辆。
背景技术
自动驾驶车辆具备多种传感器,能够实时感知车辆周边环境信息。在感知到重大事故时,自动驾驶决策系统往往能够比人更快做出正确判断。当前自动驾驶车辆的主动安全系统与被动安全系统均相对独立,无法对车辆或者乘员进行有效保护。并且,当前的主动安全系统产品都主要集中在纵向避撞功能上,通过判断目标车辆与本车的纵向安全距离,进行自动紧急制动(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AEB)。上述单一避碰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发生无法避免的碰撞时不能最大限度保障乘员与车辆安全。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主动避碰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主动避碰方法,包括: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检测所述车辆在当前行驶车道内是否存在碰撞风险;
若在所述当前行驶车道内存在所述碰撞风险,则调整所述车辆的车身姿态,以使所述车辆通过所述车辆的承重部位,和/或,设有吸能材料的部位与障碍物碰撞。
可选地,所述若在所述当前行驶车道内存在所述碰撞风险,则调整所述车辆的车身姿态,包括:
若在所述当前行驶车道内存在所述碰撞风险,则通过制动系统和/或悬挂系统,调整所述车辆的车身姿态。
可选地,在调整所述车辆的车身姿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当前行驶车道的相邻车道内的障碍物信息;
若在当前行驶车道内存在所述碰撞风险,则根据所述相邻车道内的障碍物信息,确定所述相邻车道是否满足变道条件;
若所述相邻车道满足所述变道条件,则为所述车辆规划变道路径,并控制所述车辆按照所述变道路径进行变道;
所述若在所述当前行驶车道内存在所述碰撞风险,则调整所述车辆的车身姿态,包括:
若在所述当前行驶车道内存在所述碰撞风险,且所述相邻车道不满足所述变道条件,则调整所述车辆的车身姿态。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相邻车道不满足所述变道条件,则预估所述车辆的碰撞时间;
广播所述碰撞时间,以使所述车辆的乘员保护系统根据所述碰撞时间提前执行相应操作。
可选地,所述乘员保护系统包括安全气囊、安全带、座椅和位于所述座椅上的头枕。
可选地,所述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检测所述车辆在当前行驶车道内是否存在碰撞风险,包括: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获取所述车辆当前行驶车道内的障碍物信息;
根据所述障碍物信息,确定所述车辆与所述当前行驶车道内的障碍物的最短距离;
若所述最短距离小于所述车辆的安全刹车距离,则确定所述车辆在当前行驶车道内存在碰撞风险。
本公开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主动避碰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14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