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助力装甲车救援外骨骼机器人下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22849.5 | 申请日: | 2019-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59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朱爱斌;刘晓峰;朱鹏程;宋纪元;刘文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B62D57/03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助力 装甲车 救援 骨骼 机器人 下肢 结构 | ||
1.一种主动助力装甲车救援外骨骼机器人下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被动式髋关节助力模块(1)、主动式起重臂助力模块(2)、可收放式底座模块(3)和腰部连接模块(4);可收放式底座模块(3)左右对称设置,可收放式底座模块(3)上安装有被动式髋关节助力模块(1),所述的被动式髋关节助力模块(1)上设置有主动式起重臂助力模块(2),被动式髋关节助力模块(1)之间设置有腰部连接模块(4);
所述可收放式底座模块(3)与大腿上腿板(101)固定配合的支撑主杆(301),支撑主杆(301)上3个侧面上安装有支撑侧杆(304),支撑侧杆(304)两端为45°切割面,支撑侧杆(304)上固定有第一铰接块(303)和第二铰接块(306),第一铰接块(303)与垫块(302)固定在一起,垫块(302)固定在支撑主杆(301)上面,第二铰接块(306)与连接杆(305)固定,连接杆(305)另一端固定有第三铰接块(307),第三铰接块(307)通过与滑块(308)固定之后,通过滑块(308)固定到支撑主杆(301)上,滑块(308)在支撑主杆(301)上上下运动,从而带动连接杆(305)和支撑侧杆(304)收缩,支撑侧杆(304)下端开有通孔,所述的支撑侧杆(304)通过螺栓固定在装甲车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助力装甲车救援外骨骼机器人下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被动式髋关节助力模块(1)包括大腿上腿板(101)和髋关节轴(102),大腿上腿板(101)上设置有通孔,髋关节轴(102)与跨板(103)上的通孔同轴同心配合,再穿过大腿上腿板(101)的通孔,髋关节轴(102)通过髋关节内轴承(104)、髋关节外轴承(105)以及髋关节推力轴承(107)与大腿上腿板(101)固定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主动助力装甲车救援外骨骼机器人下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跨板(103)的结构包括一个与髋关节轴(102)配合的通孔,用来连接跨板(103)与大腿部分,再通过跨板(103)上侧的螺纹孔与腰部连接,从而使得腰部与大腿连接为一个整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主动助力装甲车救援外骨骼机器人下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髋关节轴(102)的结构包括一端加工有底座的阶梯轴,底座上有通孔,可以通过螺栓与跨板(103)进行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助力装甲车救援外骨骼机器人下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被动式髋关节助力模块(1)上包括储能结构,储能结构包括髋关节外盖(106)和髋部连杆(108),髋部连杆(108)上设置有髋部连杆上轴承(118),通过塞打螺钉将髋部连杆上轴承(118)、髋部连杆(108)和髋关节外盖106连接,髋部连杆(108)通过螺钉与髋部连杆下轴承(117)以及髋部滑块(109)连接,所述的髋部滑块(109)为一个长方体,前面加工有穿透的螺纹孔,上下加工有两个通孔,髋部前光轴(116)和髋部后光轴(115)穿过髋部滑块(109)的两个通孔,髋部前光轴(116)和髋部后光轴(115)上下分别固定于弹簧上端块(111)和弹簧下端块(113)中,髋部前光轴(116)和髋部后光轴(115)放置于髋部弹簧(114)内部,髋部弹簧(114)上下分别通过髋部滑块(109)和弹簧下端块(113)进行限位,弹簧上端块(111)和弹簧下端块(113)固定于髋部弹簧板(112)上,髋部弹簧板(112)固定连接到大腿上腿板(1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未经西安交通大学;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284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