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茶籽制油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23486.7 | 申请日: | 2019-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8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江中海;丁向阳;郭定一;雷健军;宫润泽;齐奇;孙国山;王丹阳;白家银;朱世军;朱明路;张舰天;门泽;王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柏县江记油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06 | 分类号: | C11B1/06;C11B1/04;C11B3/00;C11B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475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茶 籽制油 工艺 | ||
1.一种油茶籽制油工艺,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
1)选料:筛选出的颗粒饱满的油茶籽等待备用;
2)脱毛:通过脱毛设备中的棕梳齿对油茶籽外部的细毛进行清理,得到具有近似光滑外壳的油茶籽;
3)脱壳:通过油茶籽脱壳设备将油茶籽的外壳去除,得到具有薄层外衣的油茶籽;
4)浸泡:将步骤3)制得的油菜籽在水中进行浸泡,设置水温为20-35℃,直至油茶籽浸泡至颗粒饱满,随后进行真空消毒后取出油茶籽,沥干水分后烘干,并使烘干后的油茶籽的含水率低于45%,待用;
5)轧胚:用油茶籽脱外衣设备将步骤4)烘干后的油茶籽轧成碎粒,轧胚过程中,将薄层外衣去除;
6)烘炒:对轧胚之后的油茶籽进行烘炒干燥处理,干燥温度为36-45℃,使油茶籽碎粒的水分降至不大于1%;
7)压榨:将步骤4)干燥后的原料送入榨油机进行压榨取油,初榨温度设为15℃~25℃,出榨温度为46℃~50℃,上述榨油机的榨油过程是通过砂轮磨来实现的,在磨制原料过程中,砂轮磨处于一个密闭腔中,工作时密闭腔整体置于冷却水池中,该密闭腔顶部向外设置有用于砂轮磨转轴连接外部动力的长腔、用于投入原料的进料管,密封腔底部还设有出料管,从出料管中得到茶脂浆;
8)搅拌:将步骤5)得到的茶脂浆,按茶脂浆和热水以3~5:1加入80-100℃的热水,搅拌20-30分钟,并通过水代法提取出有一定杂质的油;
9)油渣分离:将步骤6)得到的杂质油通过离心法进行油渣分离,分离出的油再通过油泵打入过滤机进行二次过滤,过滤后再进行精制;
10)过滤提纯:对步骤6)二次过滤后得到的油体进行过滤提纯,在油温为50-60℃,真空度为90~100kPa的条件下,通过快速搅拌油体,将油体通过分离筛后,即得到油茶籽油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籽制油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的冷却池中水温温度为50-70℃,且所述冷却池外部连接有水循环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柏县江记油脂有限公司,未经桐柏县江记油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348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打猪管道及其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混合动力整车性能仿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