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合器装配主体自动运输及检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24295.2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2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朱先勇;魏子童;肖雄;黄磊;闫佳钰;弋翔宇;贾帅;谢良稳;姜城;刘明达;唐荣耀;孙炜佳;吴帅贤;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P19/04 | 分类号: | B23P19/04;B23P19/00 |
代理公司: | 22100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怡敏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体框架 运输机构 支撑定位机构 储料机构 举升机构 内套 拍照 机械制造领域 辅助离合器 离合器装配 检测设备 快速装配 生产效率 信息采集 自动运输 离合器 托盘 储料桶 固定架 上顶板 智能化 装配 自动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合器装配主体自动运输及检测设备,属于机械制造领域。包括主体框架、运输机构、举升机构、支撑定位机构、拍照检测机构、储料机构。所述运输机构固定于主体框架中部内套型材上;所述举升机构固定于主体框架中部内套型材上,且位于运输机构正下方;所述支撑定位机构固定于主体框架中部运输机构托盘上;所述拍照检测机构固定于主体框架上半部分,且位于支撑定位机构上方、储料机构内侧,信息采集柜位于主体框架最上方偏前侧;所述储料机构呈镜像固定于主体框架上顶板与储料桶固定架之间。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可靠,实现了辅助离合器快速装配。提高了离合器的装配质量和生产效率,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离合器装配的设备,尤指一种离合器装配主体自动运输及检测设备。可用于形成离合器装配生产线,实现离合器自动运输和装配后可靠性自动检测。
背景技术
膜片弹簧离合器是机械传动中常用件,用于轴与轴(或其它回转零件)的连接,传递运动和动力,也可作为安全装置。离合器在机械运转中能随时结合与分离,实现机械操作系统的断续、变速、换向,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但目前,生产膜片弹簧离合器的关键过程,如膜片弹簧的安装,均由人工操作完成,由于离合器重量较大更换不便,且人工安装后的离合器得不到及时检测,导致离合器生产效率低,生产质量得不到保证。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合器装配主体自动运输及检测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生产效率低、耗时长、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本发明包含了运输机构、举升机构、定位支撑机构、拍照检测机构、储料机构,实现自动化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有配套的检测机构,提高了生产质量。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离合器装配主体自动运输及检测设备,包括主体框架1、运输机构2、举升机构3、定位支撑机构4、拍照检测机构5、储料机构6,所述运输机构2固定于主体框架1中部内套型材17上;所述举升机构3固定于主体框架1中部内套型材17上,且位于运输机构2正下方;所述定位支撑机构4固定于主体框架1中部的托盘303上;所述拍照检测机构5固定于主体框架1上半部分,且位于定位支撑机构4上方、储料机构6内侧,信息采集箱51位于主体框架1最上方偏前侧;所述储料机构6呈镜像固定于主体框架1的上顶板12与储料桶固定架11之间。
所述的主体框架1是:储料桶固定架11、上顶板12、气源板13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主体型材14上;主体型材14下方均装有地脚一15,中部前侧还装有按钮一18和按钮二19;在主体型材中部嵌套有内套型材17,内套型材17下方也均装有地脚二16。
所述的运输机构2是:运输机构型材23固定于内套型材17上,滚动传送带22固定于运输机构型材23上,导轨21固定于滚动传动带22上,托盘303置于滚动传动带22上且滚轮301内嵌于导轨21中,红外发射器25固定于托盘303右上方,红外接收器26固定于滚动传送带22上。
所述的举升机构3是:气缸底座307固定于内套型材17上,气缸308固定于气缸底座307上,固定支承板一309和固定支承板二310固定于内套型材17上,且中间夹有导向柱套306;导向柱305置于导向柱套306内且上方与举升盘311固连,支撑柱304均布于举升盘311四角,且上方通过定位销一302与托盘303相连。
所述的定位支撑机构4是:夹具底盘42通过定位销二47找准位置,然后通过螺钉44固定于托盘303上,离合器41通过传动片定位销46和离合器壳支撑柱45定位安装于夹具底盘42上,吊耳43成对角分布固定于夹具底盘42上。
所述的拍照检测机构5是:信息采集箱51固定于储料桶固定架11上方中部前侧,相机安装板57固定于主体型材14中部后侧,相机安装座52固定于相机安装板57上方,相机调整杆54固定于相机安装座52上,相机调整块一55与相机调整杆54连接,相机调整块二56与相机调整块一55相连,相机53固定在相机调整块二56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42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