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差速式自适应管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24602.7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2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雅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55/32 | 分类号: | F16L55/32;F16L101/3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差速式 自适应 管道 装置 | ||
一种电磁差速式自适应管道装置,包括机身,位于机身两端分别设置有十字形的辅助支撑机构,两侧辅助支撑机构的端部之间安装有磁铁预紧机构,磁铁预紧机构外侧对称设置有驱动轮和辅助轮,在机身内部安装有差速机构,驱动轮与差速机构相连。本发明在已有差速机构的基础上,添加电磁预紧机构和控制模块,对机器人的驱动加以准确控制,从而提高机器人前行效率和弯管通过性,以保证其具有较强的越障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管道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磁差速式自适应管道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管道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如天然气管道、地下水管道等。这些管道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受到管内外介质的作用而产生腐蚀、结垢、裂纹、穿孔等现象,不但会引起管道失效,影响运输作业的正常进行,而且极易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造成灾难性后果。但由于管道内部空间有限、结构复杂,人工检修难度较大,因此为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管道机器人应运而生。
目前常见的几种管道机器人主要是:流体驱动式管道机器人、轮式管道机器人、行走式管道机器人和蠕动式管道机器人。其中,流体驱动式管道机器人,其驱动力直接来自流体,只有在具有足够压力的大管径管道内才能得到有效驱动。行走式管道机器人拥有如动物腿一样的结构,行走速率高,需要非常复杂的机械结构和多组驱动器,一般不采用。蠕动式管道机器人多采用气动的方式驱动前后端的收缩和伸长,这样的驱动方式牵引力有限,且能量损失较大。轮式运动方式具有行走速度快、拖动力大、结构简单等诸多优点,被多数大中型油气输送管道作业机器人所采用。但在通过弯管时,若轮式管道机器人
不具有差速功能,某些驱动轮会产生运动干涉,从而降低了机器人的有效拖动力和加剧传动部件的磨损。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差速式自适应管道装置,在已有差速机构的基础上,添加电磁预紧机构和控制模块,对机器人的驱动加以准确控制,从而提高机器人前行效率和弯管通过性,以保证其具有较强的越障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磁差速式自适应管道装置,包括机身6,位于机身6两端分别设置有十字形的辅助支撑机构4,两侧辅助支撑机构4的端部之间安装有磁铁预紧机构3,磁铁预紧机构3外侧对称设置有驱动轮2和辅助轮5,在机身6内部安装有差速机构1,驱动轮2与差速机构1相连。
所述的磁铁预紧机构3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为向内凹陷。
所述的驱动轮2在机身6端部径向四等分设置,辅助轮5在机身6另一端与驱动轮2对应位置四等分设置。
所述的驱动轮2驱动方式为直进轮式驱动。
所述的差速机构1为三轴差速式机构。
所述的驱动轮2通过机身6内的驱动电动机驱动,驱动轮2通过差速机构1与驱动电动机相连。
所述的磁铁预紧机构3表面设置有小块超导体。
所述的机身6上设置有电源管理模块、单片机模块、传感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四部分;单片机模块、传感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通过电源管理模块进行供电,所述的传感器模块包括光电传感器信号处理器和控制电路两部分,光电转换电路会将由光电传感器接收到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将接收到的电压值传递给单片机模块,单片机模块的输出端连接驱动轮2。
所述的机身6侧身前后位置分别装有光电传感器和光源装置。
所述的单片机模块和传感器模块为LM1117-5。
所述的驱动电动机采用L293驱动芯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46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砖蒸压生产设备
- 下一篇:利用回收制动力来辅助发动机进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