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驾驶电动汽车底层电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28290.7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6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奕杉;卢泳康;吴元清;鲁仁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15/00 | 分类号: | B60L15/00;B60L15/20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忠 |
地址: | 5100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控系统 控制器模块 后轮驱动模块 工控机模块 电动汽车 供电模块 驾驶模式 刹车模块 无人驾驶 转向模块 模块化设计 制造成本 供电端 模块化 拆卸 升级 电路 电源 维修 汽车 改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驾驶电动汽车底层电控系统,包括控制器模块、供电模块、刹车模块、转向模块、后轮驱动模块、驾驶模式切换模块以及工控机模块;所述供电模块的供电端与控制器模块的电源端相连接,所述控制器模块分别与刹车模块、转向模块、后轮驱动模块、驾驶模式切换模块以及工控机模块相连接。本发明将各个电路进行模块化设计来实现对无人驾驶电动汽车的控制,模块化的设计方案有利于用户对汽车底层电控系统进行安装、拆卸、改造以及升级,在对底层电控系统进行维修升级时不必更换整个底层电控系统,并且各个模块容易获取且价格不高,极大的降低了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驾驶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驾驶电动汽车底层电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图像处理、智能感知、运动控制等领域的发展和推动,智能化的无人系统逐渐成为各国和各大科技公司重点研究和资金投入的对象,劳动力成本增加、人口老龄化加速、工作环境和任务的复杂化促使无人系统加速发展。其中无人驾驶是无人系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由于电动汽车具有无污染、能耗低等优点,而且更加容易操控,因此电动汽车更加适合作为无人驾驶的开发平台。无人驾驶车可以简单的划分为底层电控系统和上层控制决策系统,底层电控系统是无人驾驶车辆正常稳定行驶的硬件保障,是自动驾驶的基础条件。然而,目前的无人驾驶车辆的底层电控系统主要存在着成本过高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驾驶电动汽车底层电控系统,解决了目前无人驾驶车辆的底层电控系统主要存在着成本过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人驾驶电动汽车底层电控系统,包括控制器模块、供电模块、刹车模块、转向模块、后轮驱动模块、驾驶模式切换模块以及工控机模块;所述供电模块的供电端与控制器模块的电源端相连接,所述控制器模块分别与刹车模块、转向模块、后轮驱动模块、驾驶模式切换模块以及工控机模块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供电模块包括有蓄电池以及电源降压电路,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降压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电源降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的电源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通过CAN总线与所述电动刹车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动转向模块的输入端以及所述后轮驱动器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动刹车模块包括直流电机驱动器以及推杆电机,所述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通过CAN总线与所述直流电机驱动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直流电机驱动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推杆电机的输入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动转向模块包括电锁开关、转向EPS模块、转向电机、高精度绝对编码器;所述电锁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向EPS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转向EPS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向电机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转向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高精度绝对编码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高精度编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转向EPS模块的第二输入端通过CAN总线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直流电机驱动器上设置有编码器接口,所述推杆电机上设置有编码器,所述编码器接口通过输出线与编码器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模块通过RS485协议与所述高精度编码器进行数据传输。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模块为ECU控制器,所述ECU控制器还分别与三极管放大电路、三极管继电器电路、输出缓冲电路、指示灯电路以及蜂鸣器电路相连接;
所述三极管放大电路用于利用小电流信号驱动大电流信号,实现汽车车灯控制;
所述三极管继电器电路用于利用小电压信号控制接触片的分合从而控制汽车高电压的挡位信号;
所述输出缓冲电路用于增强电路信号;
所述指示灯电路用于控制指示灯的实现不同闪烁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282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