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In-MOFs为模板制备ITO/多孔碳复合吸波材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30172.X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69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崇波;马兴瑾;王芳;黄书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3/00 | 分类号: | C09K3/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3300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in mofs 模板 制备 ito 多孔 复合 材料 方法 | ||
1.一种以In-MOFs为模板制备ITO/多孔碳复合吸波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In-MOFs为模板制备ITO/多孔碳复合吸波材料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将四水合三氯化铟、五水合四氯化锡、对苯二甲酸和三乙胺一起溶于去离子水中,然后转移至高压釜中,在150℃~160℃下保温18h~20h,所得产物分别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交替各离心洗涤三次;最后放置在真空烘箱中,在80℃~85℃和真空条件下干燥,得到In2-xSnx(OH)3(BDC)1.5白色晶体;
所述的四水合三氯化铟中的铟元素与五水合四氯化锡中的锡元素的摩尔比为(4~12):1;
所述的对苯二甲酸和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1.1):1;
所述的五水合四氯化锡和三乙胺的摩尔比为(0.09~0.23):4;
所述的去离子水的体积与三乙胺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2mL~17mL):4mmol;
二、将步骤一制备的In2-xSnx(OH)3(BDC)1.5白色晶体在氮气气氛和升温速率为2℃/min~5℃/min的条件下从室温升温至500℃~550℃并焙烧2h~3h,在氮气气氛下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ITO/多孔碳复合吸波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In-MOFs为模板制备ITO/多孔碳复合吸波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四水合三氯化铟中的铟元素与五水合四氯化锡中的锡元素的摩尔比为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In-MOFs为模板制备ITO/多孔碳复合吸波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四水合三氯化铟中的铟元素与五水合四氯化锡中的锡元素的摩尔比为9: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In-MOFs为模板制备ITO/多孔碳复合吸波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四水合三氯化铟中的铟元素与五水合四氯化锡中的锡元素的摩尔比为4.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In-MOFs为模板制备ITO/多孔碳复合吸波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对苯二甲酸和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0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In-MOFs为模板制备ITO/多孔碳复合吸波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去离子水的体积与三乙胺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5mL:4mmo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In-MOFs为模板制备ITO/多孔碳复合吸波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五水合四氯化锡和三乙胺的摩尔比为0.0969: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In-MOFs为模板制备ITO/多孔碳复合吸波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将步骤一制备的In2-xSnx(OH)3(BDC)1.5白色晶体在氮气气氛和升温速率为2℃/min的条件下从室温升温至500℃并焙烧2h,在氮气气氛下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ITO/多孔碳复合吸波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017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