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In-MOFs为模板制备ITO/多孔碳复合吸波材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30172.X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69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崇波;马兴瑾;王芳;黄书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3/00 | 分类号: | C09K3/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3300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in mofs 模板 制备 ito 多孔 复合 材料 方法 | ||
一种以In‑MOFs为模板制备ITO/多孔碳复合吸波材料的方法,涉及一种制备复合吸波材料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碳基微波吸收材料存在制备方法复杂、设备要求高和成本高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以In‑MOFs为模板制备ITO/多孔碳复合吸波材料的方法。本发明:一、制备In‑MOFs模板;二、热解。本发明相比于现有碳基微波吸收材料存在制备方法复杂、设备要求高和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后续处理简便以及无需复杂的合成设备的优点,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复合吸波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微波吸收材料能够有效吸收雷达波探测信号,降低目标暴露风险。吸波材料是隐身技术的关键,新型吸波材料逐渐向轻质、薄厚度、宽频带、强吸收方向发展。近年来,基于MOFs的多孔碳材料密度小、较高的比表面积、一定的孔径、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电磁衰减能力强等优势,其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In2(OH)3(BDC)1.5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另外还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适于批量生产,采用其为前驱物所得到的碳材料具有较好的石墨化性质,具备了发展为轻质微波吸收材料的重要条件。
ITO作为一种导电半导体,在表面改性,光催化和光电器件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近年来,由于具有出色的光学透明性、介电性能和导电性,ITO被进一步证明是有效的微波吸收材料。例如,Meng等制备了一种Ni/ITO纳米复合材料,当厚度从1.8mm调整到5.8mm时,在很宽的频率范围(4GHz~18GHz)中具有优异的微波吸收性能(Hongjie Meng,XiaoweiZhao,Xinxin Wang,et al..Synthesis of Ni/ITO nanocomposite with excellentelectromagnetic absorption via in situ reducing reaction.Materials Letters,2014,124:165-168.)。Fu等合成了FeNi3/ITO复合材料,结果表明FeNi3/ITO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明显取决于ITO相(Lishun Fu,Jiantang Jiang,Liang Zhen,et al.FeNi3/indium tin oxide(ITO)composite nanoparticles with excellent microwaveabsorption performance and low infrared emissivity.Materials ScienceEngineering B,2013,178(4):225-230.)。Ge等合成的具有核-壳纳米结构的CNTs/ITO复合材料,在13.28GHz和1.95mm处获得的最小RL(反射损耗)为-38.29dB(Chaoqun Ge,LiuyingWang,Gu Liu,Renbing Wu.Effects of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on theelectromagnetic properties ofcarbon nanotubes/indium tin oxide composites,2019,775:647-656.)。但是现有碳基微波吸收材料存在制备方法复杂、设备要求高和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碳基微波吸收材料存在制备方法复杂、设备要求高和成本高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以In-MOFs为模板制备ITO/多孔碳复合吸波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的以In-MOFs为模板制备ITO/多孔碳复合吸波材料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01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