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车载电网的控制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30670.4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62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M·韦特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腓特烈斯港齿轮工厂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3 | 分类号: | B60R16/03;H02J1/14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俞海舟 |
地址: | 德国腓***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车载 电网 控制 | ||
本发明涉及用于运行机动车(105)的车载电网(115)的方法(200),其包括以下步骤:在电流从车载电网(115)流过机动车(105)车载的消耗器(130)期间,确定(205)车载电网(115)的电压低于一个事先确定的阈值;降低消耗器(130)上存在的电压,以减少流过消耗器(130)的电流;和逐渐提升消耗器(130)上存在的电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的车载电网。特别是本发明涉及与车载电网连接的电消耗器的控制。
背景技术
机动车的车载电网设置用于为许多电消耗器提供事先确定的电压。如果电流流过多个低欧姆的消耗器,那么车载电网的电压就会下降。对于安全至关重要的、作为消耗器与车载电网连接的部件(例如电动转向增力器或者电动机械式离合器操纵装置)只能通过事先确定的电压可靠地运行。因此当车载电网中的电压低到危险程度时,对于安全非至关重要的消耗器应该预防性地获得更少的电流。
为此可以逐渐地降低对于安全非至关重要的消耗器上的电压,直到它消耗足够小的电流为止。与此同时,必须避免调节波动,例如当通过类似的方式控制多个消耗器时。尽管如此,必须在事先规定的时间内减少通过消耗器的电流,例如在约10毫秒的范围内。相应的控制方法会是高成本的并且一个控制设备会需要成本高的部件。
US 2017 187 319涉及一种用于在电网过载的情况中暂时关闭供电网络的消耗器的技术。
DE 10 2016 214 112 A1提出:如果车载电网的电压低于一个事先规定的阈值的话,以减少的功率运行车载电网中的消耗器。
DE 10 2016 123 063 A1示出将电流按顺序控制地分配给车载电网中的不同负载。
DE 10 2014 007 548 A1提出:使车载电网中的多个消耗器分别自身检查,车载电压是否低于一个事先确定的阈值。若情况如此,相应的消耗器可以自身降低其功率消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控制机动车的车载电网的、改进的技术。本发明借助下面的用于运行机动车的车载电网的方法实现这个目的。
该用于运行机动车的车载电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电流从车载电网流过机动车车载的消耗器期间,确定车载电网的电压下降到一个事先确定的阈值以下;降低消耗器上存在的电压,以减少流过消耗器的电流;和以事先确定的改变速度连续提升消耗器上存在的电压,使得该电压逐渐地提高。
优选消耗器具有随电压变化的电流消耗。所述消耗器可以是一个基本上欧姆消耗器,例如形式上为一个用于玻璃、反光镜或者轿厢的电加热装置。所述消耗器也可以是基本上电感式的和包括例如一个用于空调压缩机的驱动马达、泵或者一个伺服电机。进一步优选所述消耗器是一个对于安全不重要的消耗器,该消耗器可以至少短时间以限制的方式运行,而不妨碍对于安全重要的功能,特别是纵向控制或者横向控制或者事故预防系统或安全系统。
通过降低消耗器上的电压能够迅速减轻车载电网的负载,使得其电压能够重新高于阈值。逐渐提升消耗器上的电压能够比已知的逐渐降低更简单地控制。提出的控制能够有效抵抗调节波动或者其他非预期的控制效果,这些非期望的控制效果可能增加车载电网的电压的负载或者污染该电压。
可以使消耗器上存在的电压降低一个事先确定的量或者降低到一个事先确定的值。在此,优选迅速地进行降低,也就是尽可能迅快地降低。接着可以从零或者接近零的值起提升消耗器上存在的电压。这样车载电网可以持续地减轻负载。消耗器可以在一个电压范围内运行,在该电压范围内车载电网能够在车载电压不超过阈值的情况下满足消耗器的电流消耗。
这样可以实现:如果车载电网的电压通过降低消耗器上的电压依然未超过阈值的话,消耗器保持基本上关闭状态。在这个情况中可以自动等待,直到电压-例如通过关闭其他的消耗器或者提高电源供应-重新上升到阈值以上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腓特烈斯港齿轮工厂股份公司,未经腓特烈斯港齿轮工厂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06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