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舱室涂装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2006.3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6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刘可君;姚志荣;杨小毅;叶慧;赵微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1/02 | 分类号: | B05D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191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舱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舱室涂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认舱室所需要的喷涂油漆与稀释剂的喷涂总量和喷涂最大规划时间;根据喷涂总量、喷涂最大规划时间获得单位时间内的所需要的最小喷涂量;选型喷涂枪规格和安排同时工作的喷涂枪数量,计算出安排的所有喷涂枪的单位时间内的预估喷涂量,使得预估喷涂量大于最小喷涂量;根据预估喷涂量、稀释剂类型、预防有机溶剂中毒规划值计算出单位时间内的最小通风量;选型风机和安排风机数量,使得单位时间内安排的风机的预估通风量大于最小通风量;布设风机后进行喷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喷涂前根据实际喷涂部位、喷涂涂料和实际喷漆枪数,制定了更加符合现场实际需求的通风量计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舱室涂装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从船舶结构看,船舶从头到尾,从上到下由各种压载舱、油舱、淡水舱、燃料舱、空舱等密闭有限空间构成,在船舶建造过程中,每一个密闭空间舱室都必须经过涂装喷漆作业,极易产生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的作业环境,同时船舶制造过程存在舱室间空间和工序上的交叉作业,CO、H2S等惰性气体滞留舱室中,在施工作业中稍有疏忽或者违规,则可能酿成燃爆或者中毒等安全死亡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针对船舶涂装建造过程中针对现场施工中不同的密闭舱室工况条件下,需要现场方便准确的通风量需求计算方法,实现密闭舱室有效通风,在营造安全施工环境同时通过通风可以排除和稀释涂装作业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易燃易爆可燃性气体,降低可燃性气体浓度,输送新鲜空气,改善作业环境。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舱室涂装的方法,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能够满足船舶建造过程中不同工况施工条件下,给出了密闭舱室涂装施工通风量的计算方法,可有效降低在施工作业场所中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减少易燃易爆气体浓度含量,满足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舶舱室涂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认舱室所需要的喷涂油漆与稀释剂的喷涂总量和喷涂最大规划时间;根据喷涂总量、喷涂最大规划时间获得单位时间内的所需要的最小喷涂量;选型喷涂枪规格和安排同时工作的喷涂枪数量,计算出安排的所有喷涂枪的单位时间内的预估喷涂量,使得预估喷涂量大于最小喷涂量;根据预估喷涂量、稀释剂类型、预防有机溶剂中毒规划值计算出单位时间内的最小通风量;选型风机和安排风机数量,使得单位时间内安排的风机的预估通风量大于最小通风量;布设风机后进行喷涂。
优选地,所述喷涂总量等于喷涂定额量和涂敷系数的乘积。
优选地,所述涂敷系数按照舱室类型,压载舱为1.9,机舱为2.4,油舱为1.5,其他舱室为1.9。
优选地,单位时间内一把喷涂枪的预估喷涂量等于喷涂枪在单位时间内的理论喷涂量和喷涂效率的乘积。
优选地,所述最小通风量等于预估喷涂量、稀释剂类型系数、预防有机溶剂中毒规划值三者的乘积。
优选地,所述预防有机溶剂中毒规划值为0.6~0.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制定了针对23000TEU船型密闭舱室空间内涂装作业施工过程中通风量的计算方法,在喷涂前根据实际喷涂部位、喷涂涂料和实际喷漆枪数,制定了更加符合现场实际需求的通风量计算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20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