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杂质Preyssler型杂多酸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32472.1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18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马田林;刘晶晶;王妮;王宝雪;徐祥;刘学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31/18 | 分类号: | B01J31/18;B01J27/188 |
代理公司: | 北京悦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4 | 代理人: | 田昕 |
地址: | 239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杂质 preyssler 杂多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杂质Preyssler型杂多酸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杂多酸制备领域。该Preyssler型杂多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磷酸加入钨酸钠的水溶液中,随后在反应釜中100‑140℃下反应12‑24小时,磷酸与钨酸钠的摩尔比为4‑10:1;待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氯化铵抽滤;用甲醇溶液洗涤并重结晶;加入少量山梨酸并将杂多酸溶液进行离子交换;最后将洗脱液进行真空干燥。该无杂质Preyssler型杂多酸的制备方法,此方法不添加任何钾离子,同时省去了醋酸钾洗涤步骤,避免了向产物中引入钾离子,提高了杂多酸成品的收率和纯度,且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杂多酸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无杂质Preyssler型杂多酸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杂多酸(Polyoxometalates)是由杂原子(如P、Si、Fe、As等)和多原子(如W、V、Mo等)通过氧原子桥联配位而成的一类含氧多酸化合物。杂多酸具有质子酸性强、氧化还原性强、热稳定性高、无毒无味、无挥发性等性质,因此在催化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杂多酸按杂原子与多原子的比值从结构上可分为Keggin型、Wells-Dawson型、Preyssler型、Anderson型、Waugh型、Silverton型。Keggin型和Wells-Dawson型杂多酸是研究最广的两类,对其结构和性质的认识已经非常成熟。而Preyssler型杂多酸是近三十年来才开始认识研究的杂多酸催化剂,与前面两种类型杂多酸相比,Preyssler型杂多酸的体积更大,负电作用更强,对于某些酸催化反应具有更高的催化性能。
M.H.Alizadeh(J.Am.Chem.Soc.107(1985)2662-2669;J.Mol.Catal.A-Chem.206(2003)89-93)、R.Hekmatshoar(Catal.Commun.9(2008)837-841)、G.Romanelli(Chem.Eng.J.161(2010)355-362)等人报道了关于Preyssler型杂多酸的制备方法,但其均是以氯化钾和醋酸钾作为原料,制备得到的Preyssler型杂多酸中残留的磷钨酸钾或钾离子等杂质含量较高,降低了最终产品的纯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无杂质Preyssler型杂多酸的制备方法,此方法不添加任何钾离子,同时省去了醋酸钾洗涤步骤,能够避免向制备得到的杂多酸中引入钾离子,同时引入了山梨酸,去除了成品里的杂质离子,提高了成品的纯度,且该方法收率高,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无杂质Preyssler型杂多酸,其具有纯度高,杂质少,催化性能强的优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无杂质Preyssler型杂多酸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质量分数为85%的磷酸加入钨酸钠的水溶液中,在100-140℃下反应12-24小时,得到含有杂质的Preyssler型杂多酸,其中,所述磷酸与钨酸钠的摩尔比为4-10:1;
②将含有杂质的Preyssler型杂多酸冷却至25±5℃后加入水和氯化铵,充分搅拌生成沉淀,并抽滤,取白色固体部分;
③用无水甲醇洗涤白色固体并重结晶,得到Preyssler型杂多酸晶体;
④将Preyssler型杂多酸晶体溶于水中,并加入0.1~0.5%的山梨酸,再通过酸性离子树脂进行离子交换并真空干燥,得到一种无杂质Preyssler型杂多酸。
进一步,质量分数为85%的磷酸在1-4小时内逐滴加入到所述钨酸钠水溶液中。
进一步,钨酸钠的水溶液中钨酸钠的摩尔浓度为2-5mol/L。
进一步,步骤②中,水和氯化铵的摩尔比为2-6: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学院,未经滁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24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