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6358.6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9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吴克刚;魏浩;柴向华;段雪娟;梁婉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29/00 | 分类号: | A23L29/00;A23K10/30;A23L33/22;A61K36/57;A61P3/10;A61P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许庆胜 |
地址: | 5100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溶性 膳食 纤维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植物提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与应用。本发明首次利用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八角茴香作为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原料,提取过程中加入淀粉酶、蛋白酶来除去蛋白质和淀粉,无需采用传统的氯仿、甲醇、三氯乙酸这类有机溶剂来去除,可以提高水溶性膳食纤维的纯度和活性。利用八角茴香提取得到的水溶性膳食纤维缓冲能力、对油脂的吸附能力、胆固醇的吸附能力和胆酸钠的吸附能力均高于菊粉,且能够抑制脂肪乳液中脂肪消化的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提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与应用。
背景技术
膳食纤维是指在人体小肠中不会被水解成糖,因此化学结构不会发生改变,能够以完整的方式进入大肠的多糖,膳食纤维可分为水溶性多糖和非水溶性多糖,一般来说,水溶性膳食纤维相对于非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更好的生理学和生物学特性,比如更好的抗氧化活性、更容易形成凝胶、更好的被发酵性和粘度。因此水溶性膳食纤维在食品工业上常被应用为增稠剂、乳化剂、稳定剂和脂肪替代物。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水溶性膳食纤维主要有:菊粉、抗性淀粉等。
广西、广东是我国特色香料资源八角茴香的重要产地,八角在两省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的85%、世界的70%以上(杨栋林.八角茴香提取液对运动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07.)。但目前绝大部分八角茴香都是以原料的方式直接销售作为香料使用,只有5%的八角被药用(梁曼.两种八角枝叶中挥发油和莽草酸周年变化分析[D].广西大学,2016.)。而且工业上应用的八角茴香提取物主要为八角茴香油、莽草酸,目前对于八角茴香中的膳食纤维研究非常少。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与应用,本发明从八角茴香中提取得到水溶性膳食纤维缓冲能力、对油脂的吸附能力、胆固醇的吸附能力和胆酸钠的吸附能力均高于菊粉,且能够抑制脂及乳液中脂肪消化的活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由以下方法提取得到:
将八角茴香粉碎后,依次进行脱脂、脱蛋白质和脱淀粉,得到水溶性膳食纤维;所述脱蛋白质使用蛋白酶,所述脱淀粉使用淀粉酶。
本发明首次利用八角茴香作为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提取过程中加入淀粉酶、蛋白酶来除去蛋白质和淀粉,可以提高水溶性膳食纤维的纯度和活性。通过本申请提取方法提取得到的水溶性膳食纤维缓冲能力、对油脂的吸附能力、胆固醇的吸附能力和胆酸钠的吸附能力均高于菊粉,且能够抑制脂肪乳液中脂肪消化的活性。本发明八角茴香优选使用广西百色市八角茴香。
本发明中,八角茴香粉碎,优选过80目筛再进行脱脂;
所述脱脂的方法为:将粉碎后的八角茴香粉浸泡在脱脂溶剂中;所述八角茴香粉与所述脱脂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2)~(1∶3),优选为1∶2;所述脱脂溶剂优选石油醚或乙醚,优选为石油醚;所述浸泡的时间为24h~48h,优选为24h;所述浸泡的次数优选为2~4次,更优选为2次。
所述脱脂后,进行脱蛋白质;所述脱蛋白质的方法为:将脱脂后的脱脂八角粉溶于水,加入蛋白酶进行微波处理;所述脱脂八角粉与所述水的料液比为1g∶40ml;所述水优选为去离子水;所述蛋白酶在弱酸性环境下活性较高,因此,在加入所述蛋白酶前,需将溶液的pH值调至5.5~7.0,优选pH值为6对蛋白质进行水解;所述蛋白酶优选为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或胃蛋白酶,更优选为木瓜蛋白酶;所述脱脂八角粉与所述蛋白酶的质量比为(10∶0.05)~(10∶0.35),优选为10∶0.2;所述微波处理的功率为300W~1000W,时间为10s~60s,优选为500W,20s;为了彻底除去蛋白质,所述加入蛋白酶进行微波处理的过程优选为3~5次,每次间隔优选为2min~3min,更优选为3次,每次间隔2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63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