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验动物无人化实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37915.6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99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赖志林;周江涛;李良源;李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赛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29/00 | 分类号: | A01K29/00;A01K15/02;A01K11/00;A01K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60 | 代理人: | 袁嘉恩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验 动物 人化 系统 | ||
实验动物无人化实验系统采用运输机器人、调度管理、通信交互、自动化装置结合形成的智慧运输,能够实现对实验用的动物全程自动输送、跟踪、标定等效用。实验动物无人化实验系统可以使实验动物实现从饲舍到实验室的全自动转运运输。智能运输机器人及其它自动化设备联动实现整个场地的无人化操作。通过自送化运输、清洗、实验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动物与实验人员的接触,进而避免感染等相关问题,减少在运输过程中带来的额外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实验动物无人化实验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生命科学、人类医药和健康研究领域,实验动物在生命活动中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与人类或异种动物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并可互为参照,一种动物的生命活动过程可以成为另一种动物或者人类的参照物;对一些难以在人身上进行的工作,及一些数量很少的珍稀动物,或一些因体型庞大、不易实施操作的动物种类,采用取材容易、操作简便的另一种动物来代替人类或原来的目标动物进行实验研究,这就是动物实验。为了保证这些动物实验更科学、准确和重复性好,可以用各种方法把一些需要研究的生理或病理活动相对稳定地显现在标准化的实验动物身上,供实验研究之用。这些标准化的实验动物就称之为模式动物。针对国家级重大科学基础设施项目中实现高度自动化、高通量化、智能化实验的要求,在进行针对模式动物的实验研究时,也应当实现实验过程中模式动物全程无人化、自动化的运输需求,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妥善的解决方案。将实验所需的动物样品自动从饲喂栏运输到其它目的地,实现动物样品全自动化的转运运输,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人工方式:当前实验室对动物实验的过程都是采用人工方式,抓取动物对动物进行清洗、消毒、麻醉、实验等过程。因实验人员参与了整体过程操作,会带来一系列人身安全风险、感染风险。同时也因整体过程中实验人员对实验动物的干预,会对实验动物的内分泌激素水平造成一定影响。
自动化方式:目前采用Y型通道驱赶动物,然后采用周转箱方式,对场地要求比较高,需要较宽区域去建设Y型通道。同时这种方式没有建立从端到端过程可追溯,不能够实现全流程的运输追踪,缺少了与其他相关联系统的联动管理。尤其是需要通过一些防火门通道、电梯通道等区域,没有办法形成全过程无人化、自动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通过实验动物无人化实验系统采用运输机器人、调度管理、通信交互、自动化装置结合形成的智慧运输,能够实现对实验用的动物全程自动输送、跟踪、标定等效用。实验动物无人化实验系统可以使实验动物实现从饲舍到实验室的全自动转运运输。智能运输机器人及其它自动化设备联动实现整个场地的无人化操作。通过自送化运输、清洗、实验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动物与实验人员的接触,进而避免感染等相关问题,减少在运输过程中带来的额外风险。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实验动物无人化实验系统,包括应用层、系统服务器和连接系统服务器的动物驱赶模块、动物输送模块、清洗消毒模块、CT实验模块、充电调度模块;所述的应用层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对系统服务器下达实验任务并对系统数据进行监控;所述的动物驱赶模块包括动物耳标管理单元、动物驱赶装置、自动门控装置;所述的动物输送模块包括运输机器人、动物装载栏、机器人充电管理单元、机器人调度单元;所述的动物驱赶模块通过系统服务器下发任务订单的动物耳标数据,自动将目标动物驱赶至指定栏门附近并驱赶至动物装载栏;所述的动物输送模块通过机器人调度单元控制运输机器人将任务订单的动物装载栏运输至清洗消毒模块和CT实验模块对动物进行自动清洗和CT实验;所述的机器人充电管理单元用于控制运输机器人进行充电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赛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赛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79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