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检测茶油中Hg2+ 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38830.X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46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玫;王振洋;温志刚;付桂明;杨帆;蒋长龙;杨亮;张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赣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乔恒婷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检测 茶油 hg base sup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茶油中Hg2+的荧光方法,是将待测茶油加入到环己烷溶液中,然后向体系中加入巯基丙酸修饰的油溶性CdTe QDs,利用CdTe QDs的红色荧光会被Hg2+猝灭、茶油本身呈现的荧光不会被Hg2+猝灭的特性,通过比率荧光体系CdTe QDs的猝灭程度来检测茶油中Hg2+的含量。本发明充分利用油溶性CdTe QDs的红色荧光与Hg2+络合,导致其荧光猝灭的特点,设计出可快速检测Hg2+的荧光方法,具有选择性高、灵敏度高、检测结果直观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检测茶油中Hg2+的荧光方法,属于食品快速检测、重金属检测等领域。
背景技术
在各类食品安全问题中,重金属污染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及社会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很大的威胁。当重金属离子进入人体后,可以与蛋白质或酶发生强烈的反应,使蛋白质失活,也可能在人体的各个器官累积,造成慢性中毒,严重者可能会造成死亡。重金属污染是食品安全中的“隐形杀手”,对于茶油来说,重金属含量是食用植物油的一项重要考量指标。汞是环境中具有很强生理毒性的重金属元素之一,即使在极低浓度下,也会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内,对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造成实质性的损害。汞中毒和汞污染事件常有报道,相关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建立一种快速、灵敏、高选择性的食品中Hg2+的检测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超过正常水平的金属元素可催化加速茶油中脂肪酸的氧化,影响油脂的品质和口感。因此,加快对重金属离子检测方法的研究,建立准确、灵敏和实地快速的检测方法,是当前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对人类健康保护也是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常用到的检测重金属离子的检测方法有:1、原子吸收光谱法(AAS);2、原子荧光光谱法(AFS);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4、伏安法(SV)。然而,这些检测技术所需要的仪器价格昂贵,并且检测需要专业操作,测试周期长。在最近多年来,研究人员已经研究出许多策略测定铜离子:例如,表面增强拉曼(SERS)、电化学、荧光和动态光散射(DLS)。这些技术的发展突破了传统的分析方法的瓶颈。值得注意的是,荧光传感器对金属离子的分析广泛的研究由于其灵敏、便捷和可视化的优势,逐步被广泛用于重金属离子的检测当中。
量子点(QDs)的高量子产率、大消光系数、宽吸收、尺寸合成可调发射和大斯托克斯位移使得量子点在化学传感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尤其是在金属离子检测的方面已成为检测领域新的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快速检测茶油中Hg2+的荧光方法,在不进行茶油复杂前处理的情况下进行灵敏、准确的检测,可判断茶油中Hg2+是否超标。
本发明快速检测茶油中Hg2+的荧光方法,是将待测茶油加入到环己烷溶液中,然后向体系中加入巯基丙酸修饰的油溶性CdTe QDs,利用CdTe QDs的红色荧光会被Hg2+猝灭、茶油本身呈现的荧光不会被Hg2+猝灭的特性,通过比率荧光体系CdTe QDs的猝灭程度来检测茶油中Hg2+的含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巯基丙酸修饰的油溶性CdTe QDs的制备
1a、在制备之前将所有玻璃器皿与磁力搅拌子在王水中浸泡10-120分钟,并用超纯水多次冲洗备用;称取0.01-0.02g碲粉(Te)和1-2ml十八烯(ODE),置于三口烧瓶当中,通氮气20-30min,在真空操作平台中抽取1-2ml磷酸三辛酯(TOP)加入三口烧瓶中,升温至250-350℃,保温3~5h直至黑色粉末完全溶解,制得Te前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赣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未经南昌大学;赣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388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