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热器用空间螺旋弯管的检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40266.5 | 申请日: | 201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38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绍军;赵东海;刘钊;梁书华;阚玉琦;吴洪;杨文彬;陈红;张文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204 | 分类号: | G01N33/204;G01N33/2045;G01N33/207;G01N15/08;G01N23/00;G01N3/08;G01N3/18;G01N3/40;G01N17/00;G01N21/84;G01N15/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汪青 |
地址: | 215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器用 空间 螺旋 弯管 检验 方法 | ||
1.一种换热器用空间螺旋弯管的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取多支直管传热管,对选取的所述直管传热管进行轧态退火及时效处理后对接焊形成多个焊接管,每根焊接管中具有相同或不同数量的焊接接头,相邻焊接接头间距离至少能弯制一个最小螺旋直径的弯管单元;
步骤2):对步骤1)得到的所述焊接管中的焊接接头进行无损检测和理化检验;
步骤3):将步骤1)中制备的焊接管进行弯制得到最小螺旋直径的空间螺旋弯管,空间螺旋弯管具有若干个弯管单元及焊接接头,所述焊接接头位于所述弯管单元内;
步骤4):对步骤3)的空间螺旋弯管中的焊接接头进行无损检测、X射线残余应力检测、MgCl2应力腐蚀和微观裂纹检查;对步骤3)中的空间螺旋弯管的非焊缝部位进行X射线残余应力检测、MgCl2应力腐蚀及微观裂纹检查;
步骤3)中弯制得到的空间螺旋弯管中,至少两支空间螺旋弯管中包含不少于2个最小螺旋直径的弯管单元;
步骤4)中对具有最小螺旋直径弯管单元的空间螺旋弯管的焊接接头部位进行渗透检测、射线检测、X射线残余应力检测、MgCl2应力腐蚀和微观裂纹检查;步骤4)中对空间螺旋弯管的非焊缝部位进行X射线残余应力检测、MgCl2应力腐蚀及微观裂纹检查;
步骤1)中所述直管传热管至少包含在轧态退火或时效处理中位于炉中温度最高点的直管传热管以及温度最低点的直管传热管;步骤1)中每根焊接管由不少于2根的直管传热管焊接而成;
所述空间螺旋弯管的整支盘管包括起弯点、终弯点、带焊接接头部位、不带焊接接头部位、位于两端的直管段、弯管单元、直管段与弯管单元之间的过渡段;
其中,不带焊接接头的弯管单元进行表面残余应力检测,所选取的用以进行X射线残余应力检测的试样没有焊接接头,为完整的带有弯头和过渡段的弯管;带焊接接头的弯管单元进行表面残余应力检测,所选取的用以进行X射线残余应力检测的试样为完整的带有弯头和过渡段的弯管,且具有焊接接头;起弯点试样和终弯点试样为完整的带有弯头和过渡段的弯管,且直管段自由端需保留长度至少为20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用空间螺旋弯管的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和步骤4)中的所述无损检测的检验项目包括渗透检测和射线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用空间螺旋弯管的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理化检验包括如下步骤:
a.选取具有至少2个焊接接头的焊接管进行拉伸试验,试验项目包括室温拉伸和高温拉伸;
b.选取具有至少2个焊接接头的焊接管进行晶间腐蚀试验;
c.选取具有至少2个焊接接头的焊接管进行硬度检验;
d.选取具有至少1个焊接接头的焊接管进行金相检验,检验项目包括显微组织试验、晶粒度测定试验及碳化物分布检验试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用空间螺旋弯管的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用以进行室温拉伸试验的试样长度至少为300mm,用以进行高温拉伸试验的试样长度至少为800mm,步骤b、c、d中用以进行晶间腐蚀试验、硬度检验、显微组织试验、晶粒度测定试验及碳化物分布检验试验的试样长度至少为2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用空间螺旋弯管的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用于晶间腐蚀试验的试样取其横向进行检测;步骤d中用于晶粒度测定试验的试样取其纵向和横向分别进行检测、用于碳化物分布检验试验的试样取其纵向方向进行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用空间螺旋弯管的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X射线残余应力检测试验包括轴向和环向两个方向,所选取的用以进行X射线残余应力检测的试样应为完整的带有弯头和过渡段的弯管,且两端直管段自由端需保留长度至少为2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026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