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48619.6 | 申请日: | 2019-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1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梁泰勋;金基范;白种埈;苏炳洙;李宗璨;郑雄喜;郑在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336 | 分类号: | H01L21/336;H01L29/786;H01L2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宏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41 | 代理人: | 杜正国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基础衬底上形成非晶硅层;
用杂质掺杂所述非晶硅层;
通过用准分子激光器照射掺杂的所述非晶硅层来形成晶体硅层;
对所述晶体硅层进行图案化;以及
在所述晶体硅层中形成源区和漏区,以形成包括所述源区、所述漏区和位于所述源区与所述漏区之间的沟道区的有源图案,
其中,所述沟道区包括下部、上部和位于所述上部与所述下部之间的中间部,并且所述下部的掺杂剂密度为所述上部的掺杂剂密度的80%或更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掺杂所述非晶硅层时,所述有源图案的所述沟道区的掺杂剂包括硼、磷、氮、镍和钴中的一种或更多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掺杂所述非晶硅层时,所述掺杂剂的剂量为0.4E12 at/cm2至1.5E12 at/cm2。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晶体硅层满足下式1:
式1
Y=-0.075X+1.018nm
其中,Y是单位为纳米的在所述掺杂剂的量的最大峰值处距所述晶体硅层的上表面的深度,并且X是单位为J/cm2的所述准分子激光器的激光密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形成所述有源图案时,掺杂的所述晶体硅层的所述源区和所述漏区还掺杂有杂质以增加所述源区和所述漏区的导电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形成所述有源图案时用于形成所述源区和所述漏区的剂量大于在掺杂所述非晶硅层时的剂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有源图案的所述沟道区的平均粒度为270nm或更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有源图案的所述沟道区的电子背散射衍射结果,(001)方向的分数为33%或更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对所述晶体硅层进行图案化之后,在图案化的所述晶体硅层上形成栅极绝缘层;以及
在所述栅极绝缘层上形成栅电极,
其中,在形成所述有源图案时,将杂质掺杂到布置有所述栅电极的所述晶体硅层中以形成所述源区和所述漏区。
10.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基础衬底;
有源图案,所述有源图案位于所述基础衬底上,包括源区、漏区和掺杂在所述源区与所述漏区之间的沟道区,所述沟道区包括晶体硅;以及
栅电极,所述栅电极与所述有源图案的所述沟道区重叠,
其中,所述沟道区包括下部、上部和位于所述上部与所述下部之间的中间部,并且所述下部的掺杂剂密度为所述上部的掺杂剂密度的80%或更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三星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4861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