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枪鱼副产物的明胶、胶原多肽及钛钙螯合物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2503.X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0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沈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H3/00 | 分类号: | C09H3/00;C07K14/78;C12P21/06;A61P39/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郑双根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枪鱼 副产物 明胶 胶原 多肽 钛钙螯合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枪鱼副产物的明胶、胶原多肽及钛钙螯合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金枪鱼副产物破碎后以此进行脱杂蛋白和脱脂,得A品;再将A品洗涤至中性后进行酸处理,得B品;再将B品洗涤至中性后,按1:5的质量体积比与去离子水混合,在100℃环境下进行热力提取,热力提取时间为6小时,得C品;最后将C品过滤后,得明胶成品。本发明能够利用金枪鱼副产物制备明胶、胶原多肽及钛钙螯合物,并能够提高明胶、胶原多肽及钛钙螯合物在制备后的理化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明胶、胶原多肽及钛钙螯合物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金枪鱼副产物的明胶、胶原多肽及钛钙螯合物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明胶是胶原蛋白分子在热作用下断裂降解形成的天然高分子混合物,因其具有良好的功能性质而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化妆品工业和摄影中。目前明胶的主要来源为猪、牛等哺乳动物。但近年来,由于疯牛病和口蹄疫等动物疾病的爆发,使人们对哺乳动物明胶的安全性产生了质疑,明胶市场的需求量则在全世界范围内逐年增长,而金枪鱼副产物中由于含有较高含量的胶原蛋白,且该胶原蛋白相比其他鱼类更容易被吸收利用,导致如何利用金枪鱼副产物制备明胶已成为目前市场的研究热点。
在明胶的制备过程中,各处理条件均会影响明胶的理化性能,而胶原蛋白在转化为明胶时其三股螺旋状态存在3种可能性,即三股螺旋完全解旋,三条肽链完全分开、只有一条肽链分开,其他两条肽链通过氢键相连和三条肽链均通过氢键连接。其中第一种和第二种结果均会破坏类三螺旋结构,导致明胶的胶凝温度、熔化温度、凝胶强度和粘度降低,严重影响明胶的使用与商业价值。而三股螺旋状态的稳定性又与明胶中的疏水氨基酸含量有关,经研究表明,具有吡咯环结构的亚氨基酸产生的空间位阻有利于稳定螺旋结构,吡咯环上的氮原子和羟脯氨酸中的羟基都能参与氢键形成,从而增强分子间作用力。因此,需要提高明胶在制备过程中的疏水氨基酸含量来保证明胶的理化性能。
此外,胶原多肽和钛钙螯合物相比明胶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可以发挥更多有益健康的生理功能,因此利用明胶制备胶原多肽和钛钙螯合物也是提高明胶利用率和使用效果的有效方式。
因此,需要一种利用金枪鱼副产物制备明胶、胶原多肽及钛钙螯合物的制备方法,并能够提高明胶、胶原多肽及钛钙螯合物在制备后的理化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枪鱼副产物的明胶、胶原多肽及钛钙螯合物制备方法。它能够利用金枪鱼副产物制备明胶、胶原多肽及钛钙螯合物,并能够提高明胶、胶原多肽及钛钙螯合物在制备后的理化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金枪鱼副产物的明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金枪鱼副产物破碎后以此进行脱杂蛋白和脱脂,得A品;
②将A品洗涤至中性后进行酸处理,得B品;
③将B品洗涤至中性后,按1:5的质量体积比与去离子水混合,在100℃环境下进行热力提取,热力提取时间为6小时,得C品;
④将C品过滤后,得明胶成品。
前述的金枪鱼副产物的明胶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①具体为:将金枪鱼副产物破碎后,放入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3小时,得a1品;然后将a1品浸泡在10%的异丙醇溶液中脱脂24小时,得A品。
前述的金枪鱼副产物的明胶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①中的金枪鱼副产物为金枪鱼皮或金枪鱼骨;其中金枪鱼皮在破碎时剪成0.5cm*0.5cm的小块,金枪鱼骨在破碎时通过粉碎机粉碎至0.5mm。
前述的金枪鱼副产物的明胶制备方法中,所述金枪鱼骨在步骤②中洗涤至中性后放入pH值为7.5、浓度为0.5mol/L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中浸泡5天,得b1品,然后将b1品进行酸处理,得B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大学,未经浙江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25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机界面装置以及切换器系统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封装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