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合器从动盘及离合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3242.3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3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肖荣亭;周文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3/64 | 分类号: | F16D13/64;F16F15/123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德国黑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器 从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合器从动盘及包括该离合器从动盘的离合器。该离合器从动盘包括两个侧板以及介于两个侧板之间的一个盘毂法兰和多个主减振弹簧。多个主减振弹簧被划分为多组,每组主减振弹簧都包括彼此串联的至少两个主减振弹簧,从而使得两个侧板相对于盘毂法兰转动的最大扭转角度等于一组主减振弹簧的总压缩角度(也就是说等于一组主减振弹簧中的串联的主减振弹簧的压缩角度之和)。这样,根据本发明的离合器从动盘的各组主减振弹簧中的主减振弹簧串联配置,因而能够实现较大的扭转角度和较小的扭转刚度,进而提高了对扭振的衰减效果,提高了减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的离合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离合器从动盘及包括该离合器从动盘的离合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摩擦离合器通常用于汽车的动力源(例如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可控的扭矩传递。
如图1a和图1b所示,摩擦离合器的一种离合器从动盘整体具有圆盘形状,该离合器从动盘包括摩擦缓冲部10、保持板20、盖板30、盘毂法兰40、多个主减振弹簧50和毂芯60。
摩擦缓冲部10包括通过铆钉组装在一起的摩擦片和缓冲部,该缓冲部通过铆钉固定于保持板20。保持板20和盖板30两者均位于该摩擦缓冲部10的径向内侧。保持板20与盖板30固定在一起。这样,来自摩擦缓冲部10的扭矩能够传递到保持板20和盖板30两者。
盘毂法兰40在轴向A上介于保持板20和盖板30之间,并且安装于由保持板20和盖板30围成的空间内。多个主减振弹簧50在周向C上均匀地布置在由保持板20和盖板30所形成的主减振弹簧安装部。当保持板20和盖板30由来自摩擦缓冲部10的扭矩驱动转动时,保持板20和盖板30相对于盘毂法兰40转动使得多个主减振弹簧50被压缩,多个主减振弹簧50在实现向盘毂法兰40传递扭矩的功能的同时衰减扭振。
毂芯60设置于盘毂法兰40的中央通孔内,毂芯60与盘毂法兰40经由花键传动联接,使得来自摩擦缓冲部10的扭矩能够经由保持板20和盖板30、主减振弹簧50、盘毂法兰40、毂芯60传递到例如变速器的输入轴等的传动轴。
在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的离合器从动盘中,所有的主减振弹簧50均为直线状的圆柱螺旋弹簧且盘毂法兰40相对于保持板20和盖板30转动的扭转角度等于这些主减振弹簧50中的一个主减振弹簧50的压缩角度,在这种情况下盘毂法兰40与保持板20和盖板30之间相对转动的扭转角度取决于这些主减振弹簧50中的一个主减振弹簧50的压缩角度。由于在主减振弹簧50为圆柱螺旋弹簧的情况下一个主减振弹簧50长度受到离合器从动盘工作原理的限制而导致扭转角度较小,因而导致了离合器从动盘的减振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而做出本发明。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离合器从动盘,使得其与现有的离合器从动盘相比能够提高减振效果。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离合器从动盘的离合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下的离合器从动盘,其具有轴向、径向和周向并且包括:
两个侧板,所述两个侧板在所述轴向上间隔开且彼此固定,所述两个侧板之间形成多个主减振弹簧安装部,并且所述两个侧板中的一个侧板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离合器从动盘的外部的扭矩;
盘毂法兰,所述盘毂法兰在所述轴向上位于所述两个侧板之间,所述两个侧板能够相对于所述盘毂法兰在所述周向上进行预定范围的转动,所述盘毂法兰用于向所述离合器从动盘的外部传递扭矩;以及
多个主减振弹簧,所述多个主减振弹簧被划分为多组,每组所述主减振弹簧包括彼此串联的至少两个所述主减振弹簧,每组所述主减振弹簧分别安装于一个所述主减振弹簧安装部,使得在所述两个侧板经由所述多个主减振弹簧向所述盘毂法兰传递扭矩的过程中,所述两个侧板相对于所述盘毂法兰转动的最大扭转角度等于一组所述主减振弹簧中的多个主减振弹簧的压缩角度之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32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