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银耳多糖作为天然乳化剂的自微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55141.X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9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燕;王君文;李学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33/125 | 分类号: | A23L33/125;A23P10/30;A23P10/35;A61K9/107;A61K47/36;A61K8/73;A61K8/06;A61Q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胡永宏 |
地址: | 2013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银耳 多糖 作为 天然 乳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银耳多糖作为天然乳化剂的自微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自微乳包括生物活性物质、油相、银耳多糖、助乳化剂和传统乳化剂,银耳多糖的分子量为500‑10000道尔顿;制备方法为将油相和助乳化剂混合并乳化,得到混合油;在混合油内加入银耳多糖和传统乳化剂混合并乳化,得到预初乳;在预初乳内加入生物活性物质混合并乳化,静置即可;特定分子量的银耳多糖容易通过提升水性的黏度来抑制液滴运动,其内含有亲水性基团,能够直接进入水相,加上空间位阻对磷酯类乳化剂等表面液滴的维持作用力,从而能够在空间位阻的作用下保持乳状液的稳定性;银耳多糖部分取代常用的乳化剂,不具有毒性,从而增加了食品或药品的食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及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银耳多糖作为天然乳化剂的自微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自微乳(SMEDDS)作为一种纳米给药系统,是由油、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或少量水组成的均一透明的溶液,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同时自微乳粒径是评价自微乳给药系统的重要指标,是影响胃肠道吸收的重要因素,不同粒径的自微乳给药系统在胃肠道存在不同的吸收。
生物活性物质用于食品及药品以增强其保健功能和药效功能的需求不断增加,它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等多种功效,但是部分生物活性物质水溶性差、易结晶、生物利用度低,进入胃肠道后经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量有限并且多数极易受到环境因素的破坏。因此提高难溶性生物活性物质的溶解性及生物利用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银耳多糖(Tremella polysaccharide)是银耳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实验和临床已经发现银耳多糖具有免疫调节、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肿瘤及抗病毒等多种生理活性。CN1415630A公开表明银耳多糖对小鼠肝癌H22和肉瘤S180具有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CN1778823A公开表明银耳多糖修饰物具有一定的抑制牛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合胞体形成的作用,对IRM-2小鼠的淋巴瘤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目前提取银耳多糖一般采用溶剂提取法,CN102336840A公开通过水体醇沉的方法制备三股螺旋银耳多糖,不影响多糖的天然结构和活性。
目前用于提高难溶性生物活性物质溶解度和溶出度的增溶技术有:减小粒径、成盐、络合物、制成前体药物、纳米混悬剂、胶束、微乳和固体分散体等。用于自微乳的乳化剂有很多种,常用的乳化剂有聚氧乙烯蓖麻油、亚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聚氧乙烯(25)甘油三油酸酯、聚氧乙烯(20)山梨醇单油酸酯、聚乙二醇-8-甘油辛酸/癸酸酯、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聚乙二醇硬脂酸酯、泊洛沙姆188、聚乙二醇月桂酸甘油酯、吐温80和吐温20。CN109260151A公开使用吐温20作为乳化剂制备连翘挥发油自微乳。但目前尚未有报道将银耳多糖作为乳化剂来制备自微乳的方法。
目前制备自微乳的乳化剂主要有聚氧乙烯蓖麻油、亚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聚氧乙烯(25)甘油三油酸酯、聚氧乙烯(20)山梨醇单油酸酯、聚乙二醇-8-甘油辛酸/癸酸酯、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聚乙二醇硬脂酸酯、泊洛沙姆188、聚乙二醇月桂酸甘油酯、吐温80和吐温20等材料。这些化学材料存在一定的毒性,不易大量及长期食用。CN108991513A公开使用聚氧乙烯蓖麻油和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作为植物甾醇-姜黄素复方自微乳的乳化剂,但如果使用不当,会发生急性超敏反应、神经中毒等,危害较大。
银耳多糖具有抗氧化、抗皱、补水保湿的功效,所以银耳多糖大多作为一种成分加入到乳液和面霜中。CN109549865A制备一种肌肤护理的调配原液公开银耳多糖的组分为0.1-0.2份,CN104161715A制备的一种美白护肤乳液中银耳多糖仅为2-5份,目前,尚未有银耳多糖作为乳化剂来制备自微乳的方法。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51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