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尺寸柱体模型夹持投放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55225.3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68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任宗金;赵顺义;马露露;张军;杜瑞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B35/00 | 分类号: | F42B35/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侯明远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尺寸 柱体 模型 夹持 投放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柱体模型实验优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尺寸柱体模型夹持投放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圆环结构的第一夹具体与第二夹具体,第一夹具体与第二夹具体由导柱相配合连接;第一夹具体与第二夹具体外部设计有挂耳,分别用于连接压杆和勾手;第二夹具体还包含承载座,下部通过T形螺栓与平板车连接,可实现在平板车上前后移动;压杆头部设有导轮,勾手尾部设有压簧;所组成的夹持机构安装于平板车上,平板车装有四个钳形导轨滚轮可在导轨上自由运动;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型圆柱形模型的夹持投放方法;本发明的突出优势在于:测试模型安装便捷,运动过程结构可靠性高,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柱体模型实验优化技术领域,具体用于配套大尺寸柱体模型外观结构优化实验,涉及了该模型的夹持投放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体积柱体高速飞行器在航天发射和军事打击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不断取得革命性的突破;具有良好的气动外形的柱体飞行器,往往能够获得更高的飞行速度,极大的减小在运动时的阻力,进而可以获得更低的燃料消耗和更高的射程。由于在进行大体积柱体飞行器模型外形优化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模型具备一定的速度,由于模型在试验阶段其自身并未加注燃料,这就需要一夹持投放系统,可将模型牢固的夹持并可在指定位置将模型顺利的投放;但目前市场上缺乏与其配套的专业性夹持投放平台,大多为拼凑改建而成,存在诸多不足:安全可靠性低、精度低、成本高,兼容性差;为了解决此问题,弥补相应的空白,有必要进行深入的设计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大尺寸柱体模型夹持投放系统及方法。本发明采用圆环包覆形式,能极大的增强大体积柱体模型运动时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提高投放的精准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大尺寸柱体模型夹持投放系统,包括第一夹具体1、第二夹具体2、板车底板3、钳形滚动轮4、压杆5和勾手6;
所述的第一夹具体1整体呈现方体结构,固定在板车底板3上表面,其中部为大直径盲孔,大直径盲孔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定位导柱101;该大直径盲孔用于支撑柱体模型7的尾部,保证支撑柱体模型7尾部稳定的被第一夹具体1夹持,同时投放时顺利脱出;第一夹具体1的两侧开有导向孔102,该导向孔102与第二夹具体2相配合;第一夹具体1的两端部设有第一挂耳103,其上安装有压杆5,压杆5能绕轴运动;
所述的第二夹具体2整体呈现方体结构,其中部为通孔,通孔的内表面设置有四个弹性定位块202;该通孔为支撑柱体模型7提供另一支撑,弹性定位块202在支撑柱体模型7的重力作用下发生一定的变形;第二夹具体2两侧开有导柱203,该导柱203与第一夹具体1上的导向孔102相配合,使得第二夹具体2相对于第一夹具体1前后移动,保证支撑柱体模型7被合理支撑,确定好第二夹具体2的位置后,通过T型螺栓将第二夹具体2的底座204锁死在板车底板3上的滑槽内;第二夹具体2的两侧安装有第二挂耳201,第二挂耳201与勾手6相连接,并可绕其做一定旋转;
所述的压杆5包括上板、下板、限位板502和轴503,上板和下板上开有与第一夹具体1的第一挂耳103配合的孔501;限位板502位于上板和下板之间,用于限制压杆5转动的位置,两压杆5只能相向而动;轴503位于上板和下板中间,其上装有滚轮,当滚轮碰到外部的凸起8,凸起8推动压杆5,压杆5向内挤压勾手6尾部,使勾手6头部打开,支撑柱体模型7前部约束解除;
所述的勾手6为类L型结构,勾手6的尾部开有通孔,通过通孔与第二夹具体2的第二挂耳201配合,第二挂耳201可绕轴转动;勾手6尾部固接有压簧,通过杠杆作用,保证在不受外力作用下,勾手6头部始终向内缩紧;
所述的钳形滚动轮4为类滑槽结构,其安装在板车底板3的下表面,滑槽中穿入轴,轴上装有滚动轮,包含上下两个滚动轮,上下滚动轮将轨道夹于其中,钳住轨道运行。
一种使用大尺寸柱体模型夹持投放系统的方法,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552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