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养生连翘红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65721.7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5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杨献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氏县杨献民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22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生 连翘 红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养生连翘红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为新鲜连翘芽、连翘嫩叶、连翘老叶;其制备工艺为:鲜叶分筛→汽蒸→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生连翘红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鲜叶分筛为:鲜叶标准:(1)特级:单芽;(2)一级: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一叶;(3)二级:一芽二叶、一芽三叶初展或同等嫩度;采摘时间:晴天,待露水干后采摘;一天中的采摘时间因季节而不同,时间最好是上午9时至下午4时,俗称“午青”叶,质量最好;上午9时以前采的茶叶称“早青”,质量次之:下午4时以后采的茶叶为“晚青”,质量较差;所以说选择晴天采的“午青”叶是加工制作高档生态茶的关键;春茶上午9~10点钟采摘的上午青,制茶品质好;夏秋茶下午3点后采摘的晚青制茶品质好;储运要求:在采摘的过程中鲜叶不可紧压,以免芽叶破碎、叶温增高,采下的鲜叶要放置在阴凉处并及时运送;在采摘、运送、贮放等一系列操作过程中,应使用清洁、透气性良好的茶篮和竹筐装运,保持鲜叶的新鲜度与完整性,堆放时不可重压,避免茶芽受损氧化,禁用编织袋装运鲜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生连翘红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蒸工艺为:当蒸汽产生机气压达到3.4~4个时,打开蒸汽阀门,对连翘叶进行蒸汽处理,使连翘叶恢复韧性,便于揉捻成形;此工艺方法特别是针对夏季、秋季采摘的老连翘叶茶青,使其恢复韧性、不易揉碎,按此工艺制茶,不受制茶季节限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生连翘红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萎凋工艺为:严格控制萎凋车间的清洁度、风温和湿度,使车间内整洁、明亮,风温处于22~26℃,湿度保持在70%;萎凋时间控制在13~15小时;天气晴朗,气温在20℃以上时,不需加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生连翘红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揉捻工艺为:使用揉捻机进行揉捻加工,并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操作:检查设备滚台表面是否清洁,清洁台面和转筒内外;先让机器空转 5 分钟,将萎凋好的茶青倒入揉捻机转筒内,转动转筒盖使刚好压住代用茶,锁紧上盖,然后加压,揉捻速度每分钟 40~50 转,揉捻时间70~90分钟;使成条率在85%以上,破碎率 45~50%;揉捻后质量标准:代用茶蜷缩成团,手感柔软,香气正常;揉捻后的代用茶通过进一步处理,启动解块筛分设备,进行解块筛分,使代用茶分散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生连翘红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技术为:①温度:通常发酵机室温控制在32~35℃,发酵的叶温保持在32℃;如叶温超过40℃,要进行翻拌散热,以免发酵过分激烈;尤其是在高温季节里要采取降温措施,摊叶要薄,以利散热降温;反之,气温较低时,摊叶要厚,必要时采取一些保温措施;②湿度:空气湿度保持在90%以上有利于提高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有利于茶黄素的形成和积累;反之,发酵时空气湿度过低,不利于茶多酚的酶促氧化,使非酶促氧化加剧,造成汤色和叶底都变暗,滋味淡薄;摊叶厚度:一般在8~12厘米;嫩叶和叶型小的要薄摊;老叶和叶型大的要厚摊;气温低时要厚摊;气温高时应薄摊,摊放叶子要保持发酵时通气良好;发酵过程中应翻拌一次,以利散热通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生连翘红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处理为:使用烘干机进行的烘烤处理,温度设置在 100~120℃之间,同时做好设备正常运转的检查、准备工作;烘烤前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清洁,将代用茶均匀平铺在物料筛上,厚度为1~2 厘米,放在烘架上;开启烘干箱总电源,记时开始于 5~8 分钟时翻匀搅拌一次后关闭烘箱,等温度达到设定值后,控制在 3~4 小时,水分在 10~15%之间;先进行预热,当温度预热到规定温度时,进行烘烤,开始计时,并记录烘烤的温度、时间;将烘烤过的代用茶进行摊凉至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氏县杨献民茶业有限公司,未经卢氏县杨献民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572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