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iC掺杂Tax 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66167.4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84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董志军;成俊;李轩科;袁观明;丛野;朱辉;张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56 | 分类号: | C04B35/56;C04B35/624;C04B35/626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ic 掺杂 ta base sub | ||
本发明涉及一种SiC掺杂TaxHf1‑xC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先将无水醇类、乙酰丙酮、钽盐、铪盐和碳源混合,搅拌,在180~240℃条件下保温,蒸馏,得到Ta1‑xHfxC陶瓷前驱体,0.01≤x≤0.99。再将所述Ta1‑xHfxC陶瓷前驱体与硅源混合均匀,得到溶胶。将所述乙醇和所述去离子水加入所述溶胶中,搅拌,干燥,得到Si‑TaxHf1‑xC陶瓷前驱体。然后将所述Si‑TaxHf1‑xC陶瓷前驱体放入石墨坩埚内并置于炭化炉中,在氩气气氛下升温至1600~1800℃,保温,冷却,得到SiC掺杂TaxHf1‑xC陶瓷。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生产周期短、能耗低和产率高特点,所制备的SiC掺杂TaxHf1‑xC陶瓷纯度高、均匀性好和高温抗氧化性能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温陶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iC掺杂TaxHf1-xC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TaC与HfC作为常用的过渡金属碳化物之一,具有高熔点(>3600℃)、高硬度(TaC:18.9GPa,HfC:22.1GPa)、高模量(TaC:537GPa,HfC:461GPa) 和机械加工性能好的特点,被广泛运用于航空航天器中的高温防护中。TaC与HfC均为NaCl型晶体结构,能以任意比例形成无限固溶体。通过改变TaC与 HfC的摩尔比,能形成具有不同物理性能的固溶体陶瓷。在该体系中,当TaC 与HfC的比为4∶1时,能形成目前熔点最高的物质Ta4HfC5(4215k)。
Ta4HfC5仅在1800℃以上才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能,采用引入杂原子的方法能极大地步扩展Ta4HfC5的高温抗氧化范围。SiC陶瓷是常用的高温陶瓷之一。在高温有氧的条件下,SiC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SiO2保护膜,阻止材料的进一步氧化。Ta4HfC5在高温有氧的条件下生成Ta2O5、HfO2和Hf6Ta2O17。其中, Ta2O5的熔点为1800℃,HfO2的熔点为2750℃,Hf6Ta2O17熔点介于二者之间。熔点为1600℃的SiO2与这些过渡金属氧化物形成氧化协同效应,极大扩展 Ta4HfC5的高温抗氧化范围。
目前,大部分研究人员都是通过等离子火花烧结法制备Ta4HfC5陶瓷粉体,但是高温高压条件始终不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使用前驱体裂解法是最适合生产高温陶瓷的方法之一,如“一种简易批量合成高纯五碳化四钽铪陶瓷”(CN 109400165 A)专利技术,公开了制备Ta4HfC5陶瓷前驱体技术,但该技术为使反应顺利进行,采用多种原料和多步骤,使用氨水滴定析出前驱体,增加了原料成本和操作难度。又如“一种铪钽硅三元复相陶瓷前驱体、碳/铪钽碳固溶体- 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CN 110002892 A)专利技术,虽制备了碳/铪钽碳固溶体-碳化硅陶瓷。但是该技术采用聚碳硅烷物理混合,陶瓷均一性差,在高温下不能形成良好均匀的保护膜,导致陶瓷的高温抗氧化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61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