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锅炉供热系统、热仓测试平台及其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67769.1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32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付亚波;廖文俊;苏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9/10 | 分类号: | F24D1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锅炉 供热 系统 测试 平台 及其 运行 方法 | ||
1.一种热仓测试平台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一种电锅炉供热系统的热仓测试平台,所述热仓测试平台包括一种电锅炉供热系统,所述电锅炉供热系统包括热仓、换热装置、电锅炉、热用户、压力驱动装置以及流量控制装置;
所述热仓内设有储热介质和温度测量装置,所述温度测量装置用于测量所述储热介质的温度;
所述换热装置包含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所述第一流路与所述热仓相连通,所述第二流路与所述热用户相连通;
所述电锅炉与所述热仓、所述换热装置的所述第一流路并联连接构成第一循环系统,所述第一循环系统内设置有导热介质,所述电锅炉用于加热所述导热介质,所述导热介质流过所述热仓与储热介质进行换热;
所述热用户与所述换热装置的所述第二流路相连通构成第二循环系统,所述第二循环系统内设有供热介质,所述供热介质用于给所述热用户供热,所述供热介质流过所述换热装置的所述第二流路与所述换热装置的所述第一流路中的所述导热介质进行换热后对所述热用户供热;
所述压力驱动装置,包括第一加压泵、第二加压泵和第三加压泵,所述第一加压泵、所述第二加压泵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循环系统中所述电锅炉、所述换热装置所在的支路上,所述第三加压泵位于所述第二循环系统上,用于驱动所述导热介质和所述供热介质的流动;
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包括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循环系统中所述电锅炉、所述换热装置、所述热仓所在的支路上,用于控制所述支路内所述导热介质的流动;
所述热仓测试平台还包括:
第一温度测点、第二温度测点,所述第一温度测点和所述第二温度测点分布于所述第一循环系统中所述热仓两侧,用于测试过程中监测流经所述热仓的所述导热介质的温度变化;
第一流量测量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循环系统中,用于测试过程中监测所述第一循环系统中所述导热介质的流量变化;
所述运行方法包括:
所述热仓的充热性能测试:
步骤A1:打开所述电锅炉预热,保证所述电锅炉出口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并能保持稳定温度输出;
步骤A2:在所述电锅炉预热完成后,打开所述第一加压泵,打开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保持所述第二阀门处于关闭状态,使所述电锅炉对所述热仓进行充热;
步骤A3:对所述第一流量测量装置、所述温度测量装置、所述第一温度测点、所述第二温度测点采集的数据按一定的间隔时间进行记录,得到第一记录数据;
步骤A4:对所述第一记录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数据拟合;
步骤A5:根据公式1计算所述热仓的充热量Q充,其中所述公式1为:
Q充=ΔQ导1=C导×Δm1×ΔT1-2
其中,ΔQ导1为所述导热介质的放热量,C导为所述导热介质的比热容,Δm1为所述第一流量测量装置测量的所述导热介质流量,ΔT1-2为所述第一温度测点、所述第二温度测点测得的所述导热介质流经所述热仓的温差;
步骤A6:根据公式2计算所述热仓的对应的充热平均功率P充,其中所述公式2为:
P充=Q充/Δt1
其中,Δt1为所述热仓吸热过程持续的时间;
所述储热介质的相变焓测试:
步骤B1:在上述热仓的充热性能测试中,结合所述温度测量装置采集的温度数据,识别出所述储热介质的相变阶段;
步骤B2:根据所述公式1计算所述热仓在所述储热介质的相变阶段的充热量Q’充;
步骤B3:根据公式3计算所述储热介质的相变焓ΔH,其中所述公式3为:
ΔH=Q’充/M
其中,M为所述热仓中所述储热介质的质量;
所述热仓的放热性能测试:
步骤C1:所述热仓的放热过程中,打开所述第二加压泵,打开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保持所述第一阀门处于关闭状态,使所述热仓对所述热用户进行供热;
步骤C2:对所述第一流量测量装置、所述第一温度测点、所述第二温度测点采集的数据按一定的间隔时间进行记录,得到第二记录数据;
步骤C3:对所述第二记录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数据拟合;
步骤C4:根据公式4计算所述热仓的放热量Q放,其中所述公式4为:
Q放=ΔQ导2=C导×Δm2×ΔT2-1
其中,ΔQ导2为所述导热介质的放热量,Δm2为所述第一流量测量装置测量的所述导热介质流量,ΔT2-1为所述第一温度测点、所述第二温度测点测得的所述导热介质流经所述热仓的温差;
步骤C5:根据公式5计算所述热仓的对应的放热平均功率P放,其中所述公式5为:
P放=Q放/Δt2
其中,Δt2为所述热仓放热过程持续的时间;
所述热仓的散热性能测试:
步骤D1:在所述电锅炉对所述热仓充热过程完成后,将热仓在室温下静置;
步骤D2:对所述温度测量装置采集的所述热仓内温度数据按一定的间隔时间进行记录,得到第三记录数据;
步骤D3:对所述第三记录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数据拟合;
步骤D4:根据公式6计算所述热仓的散热量Q散,其中所述公式6为:
Q散=C储×M×ΔT
其中,C储为所述储热介质的比热容,ΔT为所述温度测量装置采集得到的所述储热介质的温度变化;
步骤D5:根据公式7计算所述热仓的散热平均功率P散,其中所述公式7为:
P散=Q散/Δt
其中,Δt为所述热仓散热过程持续的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6776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OF集成电路封装清洗线体
- 下一篇:农机、农机识别方法和农机识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