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整体钢平台的混凝土渣料智能防漏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70281.4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8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龙龙;黄玉林;左自波;潘曦;杜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28 | 分类号: | E04G11/28;E04G2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整体 平台 混凝土 智能 防漏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整体钢平台的混凝土渣料智能防漏装置及方法,采用挡板、挡板驱动机构、以及自适用接触缓冲机构,挡板的一端设置用于遮盖整体钢平台与核心筒剪力墙之间的间隙的所述自适用接触缓冲机构,挡板的另一端与整体钢平台底板铰接连接,挡板驱动机构向上移动时能够带动挡板绕挡板与整体钢平台底板的铰接点向上翻转,使得自适用接触缓冲机构与核心筒剪力墙脱离,挡板驱动机构向下移动时,使得自适用接触缓冲机构与核心筒剪力墙接触。本发明取代传统的人工操作防混凝土掉落工艺,能够提高整体钢平台施工的安全性及施工效率,降低了整体钢平台下方施工区域的安全隐患,同时促进了整体钢平台施工的智能化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整体钢平台上的混凝土渣料掉落的解决方案。
背景技术
随着超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爬升模架设备在施工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如今,整体钢平台模架设备作为施工平台的发展主流产品已经被广泛使用。复杂的施工环境对整体钢平台的结构性状也提出了严格要求,特别是涉及到工人施工安全的问题,必须对整体钢平台结构做出优化改善。
目前,超高层建筑浇筑及整体钢平台模架爬模过程中,经常存在平台上混凝土渣料掉落进入低层建筑施工区域的问题。
经过对原因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其一,整体钢平台爬模中,整体钢平台底板与核心筒剪力墙之间存在一定的安全间隔,平台上的混凝土渣料从该间隔中掉落;另一方面,整体钢平台搁置过程中,整体钢平台底部与核心筒剪力墙之间的安全间隔都是通过钢板压盖,或者利用木板覆盖。这种遮盖方式不仅浪费时间,而且稳定性不高,遮挡效果不好,容易出现盖板上混凝土凝固的现象,导致下次平台爬升前盖板撤离操作进行得非常困难,而且依然出现少量混凝土渣料掉落的现象。这已经威胁到建筑物低层下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现有的整体钢平台模架体系大而复杂,整体钢平台施工的难度较大;在平台上施工既要考虑到施工进度,也要顾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在整体钢平台上研发一种整体钢平台混凝土渣料防漏装置,该装置的研发目的为保障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降低平台作业人员数量,提高超高层建筑施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发明一种基于整体钢平台的混凝土渣料智能防漏装置,填补现有整体钢平台混凝土防漏智能控制的空白,解决整体钢平台上混凝土渣料掉落的问题,取代传统的人工操作防混凝土掉落工艺,能够提高整体钢平台施工的安全性及施工效率,降低了整体钢平台下方施工区域的安全隐患,同时促进了整体钢平台施工的智能化发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整体钢平台的混凝土渣料智能防漏装置,包括一挡板、挡板驱动机构、以及自适用接触缓冲机构,所述挡板的一端设置用于遮盖整体钢平台与核心筒剪力墙之间的间隙的所述自适用接触缓冲机构,所述挡板的另一端与整体钢平台底板铰接连接,所述挡板驱动机构向上移动时能够带动所述挡板绕挡板与整体钢平台底板的铰接点向上翻转,使得自适用接触缓冲机构与核心筒剪力墙脱离,所述挡板驱动机构向下移动时能够带动所述挡板绕挡板与整体钢平台底板的铰接点向下翻转,使得自适用接触缓冲机构与核心筒剪力墙接触。
优选的,在上述的基于整体钢平台的混凝土渣料智能防漏装置中,还包括一混凝土渣料回收容器,混凝土渣料回收容器设置于整体钢平台底板上,并且放置于所述挡板的一端,当自适用接触缓冲机构与核心筒剪力墙接触时,所述挡板斜向设置,所述挡板与自适用接触缓冲机构连接处高于所述挡板与整体钢平台底板的连接处,落至挡板以及自适用接触缓冲机构上的混凝土渣料能够滚落至所述混凝土渣料回收容器内。
优选的,在上述的基于整体钢平台的混凝土渣料智能防漏装置中,所述挡板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挡板的下表面,并且位于挡板与整体钢平台的铰接处与挡板与自适用接触缓冲机构的连接处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02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纳米管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政企服务文本倾向性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