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枝切法的三维立体重构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70338.0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8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唐佳林;杨沛霖;苏秉华;杨聚庆;龚雪沅;曹炜;冯雅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黎扬鹏 |
地址: | 51908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枝切法 三维立体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枝切法的三维立体重构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物体的初始相位值;根据初始相位值设置枝切线,并根据枝切线对预备图像进行填零处理;对填零处理结果进行去包裹运算,得到物体的真实相位值;根据真实相位值进行三维立体重构;其中,填零处理包括对枝切线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预备图像进行边缘残差点标记和填零操作。通过利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三维立体重构,使得真实物体与周围噪音环境很好地分隔开来,去除背景噪音的效果好。本发明作为基于枝切法的三维立体重构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可广泛应用于信息处理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尤其是一种基于枝切法的三维立体重构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通常在三维立体重构的场景中,所得到的很多图像都包含大片背景区域,进行物体重构时所截取下来的物体图像也会包含背景区域。现有的傅里叶频移法会将物体以及背景一起进行相位去包裹进行三维重构,极大降低其处理速度;同时,当物体形状比较复杂或体积比较大时,误差区域大、重构会发生突变,导致处理精度低。而现有的枝切法,通常需要先寻找残差点、设置枝切线、对选定相位区域进行相位展开。其中,相位展开要求操作者人工选取图片上的一个像素点进行相位展开,展开方法是围绕该像素点一圈一圈地去包裹,并且每次去包裹时要判断周围是否有残差点,因此处理过程非常繁琐,导致处理速度非常慢。
公开号为CN110363842A的中国专利,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填零处理,然而在填零处理时,只对图片最左边残差点左边全部的像素点,以及图片最右边残差点右边全部的像素点进行填零,而实际上图片最左边残差点和最右边残差点之间的像素点存在背景噪声,即填零处理无法很好地检测出其他可能存在的背景噪声,因此在后续进行三维重构时无法很好的将真实物体与周围噪音环境分隔开来,导致三维重构的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效果好的基于枝切法的三维立体重构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枝切法的三维立体重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得物体的初始相位值;
根据初始相位值设置枝切线,并根据枝切线对预备图像进行填零处理;
对填零处理结果进行去包裹运算,得到物体的真实相位值;
根据真实相位值进行三维立体重构;
其中,填零处理包括对枝切线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预备图像进行边缘残差点标记和填零操作。
进一步,所述获得物体的初始相位值的步骤中,包括以下步骤:
拍摄物体的相位图;
读取相位图中的初始图像;
对初始图像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畸变矫正处理和滤波处理;
对预处理后的初始图像进行相位解调,获得物体的初始相位值。
进一步,所述根据初始相位值设置枝切线,并根据枝切线对预备图像进行填零处理的步骤中,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初始相位值寻找记录残差点;
根据残差点设置枝切线;
根据残差点和枝切线对预备图像的像素点进行填零处理,得到填零处理结果。
进一步,所述根据残差点和枝切线对预备图像的像素点进行填零处理,得到填零处理结果的步骤中,包括以下步骤:
生成预备图像;
在预备图像标记第一边缘残差点;
根据第一边缘残差点,对枝切线进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未经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03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