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71166.9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30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侯水生;胡健;周正奎;郭占宝;张云生;谢明;唐静;邢光楠;韩青海;吴骏;刘振林;杨庆磊;黄河;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23L1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张立娜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瘦肉 皮脂 率白羽肉鸭 制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分别选取Z型北京鸭中Z5、Z7、Z8三个品系的肉鸭,并分别作为各品系相对应的0世代基础群;S2:各品系对应的0世代基础群,自群组建家系,进行家系闭锁自群繁殖,持续选育n世代,最终得到各品系对应的n世代核心群;S3:基于各品系的n世代核心群,确定出最佳配套组合,依据最佳配套组合进行杂交,最终得到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国内外同类其它肉鸭品种的生产指标相比,通过本发明获得的肉鸭具有明显优势,特别是高胸腿肉率、低皮脂率,瘦肉率等特点更突出,更适合加工咸水鸭、卤鸭和酱鸭等食品,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肉鸭育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的鸭肉消费市场巨大,包括北京烤鸭、广东和广西烧鸭、南京咸水鸭以及风靡全国的卤鸭、酱鸭、板鸭等。烤鸭与烧鸭需要皮下脂肪含量较高的较肥型肉鸭品种提供原料支撑,而咸水鸭、卤鸭、酱鸭则需要皮脂率极低的瘦肉型肉鸭品种提供支撑。过去多年来,我国培育的北京鸭品种仅用于烤鸭和烧鸭市场,咸水鸭、卤鸭、酱鸭等主要以麻鸭品种为主要原料。事实上,我国咸水鸭、卤鸭、酱鸭、板鸭等鸭肉食品的消费市场巨大,远远超过烤鸭、烧鸭市场。
英国樱桃谷农场有限公司培育的北京鸭配套系的商品代肉鸭(以下简称樱桃谷鸭)与麻鸭比较,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效率提高70%以上,饲养成本低。然而,在用樱桃谷鸭代替麻鸭加工咸水鸭、卤鸭、酱鸭等食品时,由于其肌纤维粗、肌肉含水量高、皮脂率高、肌肉弹性与肌间脂肪含量和出肉率低等缺点,导致其并不适合市场消费,严重制约了肉鸭产业发展。因此,培育瘦肉率更高、皮脂率更低、肉品质更好的适合加工咸水鸭、卤鸭和酱鸭等食品的肉鸭新品种或配套系,对促进我国肉鸭产业发展,保证农民增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提供一种瘦肉率高、皮脂率低、肉品质更好、且适合加工咸水鸭、卤鸭和酱鸭等食品提供原料支撑,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
第一方面,本发明要求保护一种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
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的制种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选取Z型北京鸭中Z5、Z7、Z8三个品系的肉鸭,并分别作为各品系相对应的0世代基础群;
S2:各品系对应的0世代基础群,自群组建家系,进行家系闭锁自群繁殖,持续选育n世代,最终得到各品系对应的n世代核心群;
S3:基于各品系的n世代核心群,测定各品系配合力,确定出最佳配套组合,依据最佳配套组合进行杂交,最终得到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杂交的方式可为:
S301:以Z8品系对应的n世代核心群作为终端父本;将所述终端父本进行品系内选配,生产得到杂交用父本;
S302:以Z5品系对应的n世代核心群公鸭为杂交用母本公鸭,以Z7品系n世代核心群母鸭为杂交用母本母鸭;将所述杂交用母本公鸭与所述杂交用母本母鸭进行选配,生产得到品系间杂交母本;
S303:将所述杂交用父本与所述品系间杂交母本进行选配,生产得到高瘦肉率低皮脂率白羽肉鸭。
其中,所述n世代为5个世代或5个世代以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中,各品系的所述0世代基础群的种鸭的选取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101:选取外观健康、且6周龄时体重为2500-3900g的种鸭,记为选种初级达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山东新希望六和集团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11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嵌套式的多功能隔震橡胶支座
- 下一篇:灯条防过冲保护电路和背光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