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米豆共煮同熟预制粥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73766.9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9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刘霞;刘宇昊;魏鹏;杨骥;郑家轩;侯双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汇康食品有限公司;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7/104 | 分类号: | A23L7/104;A23L11/30;A23L5/2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赵瑶瑶 |
地址: | 301803 天津市宝坻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米豆共煮 预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米豆共煮同熟预制粥的加工方法,包括原料预处理、豆类杂粮表皮毛细微孔处理、浸泡灭酶、高温高压蒸汽预熟和干燥热空气循环干燥等关键慢熟原料预熟工艺与米豆混配、包装、成品的工艺流程。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米豆共煮同熟预制粥的制备方法,通过毛细管作用不仅加速灭酶溶液快速浸入抑控脂肪氧化酶,降低后期豆类等产品储藏期脂肪酸氧化;同时加速预熟化和加工的产品蒸煮过程热传递,起到速熟的效果。本发明生产的米、豆等原料复配粥品节能快捷,米豆共煮20‑30分钟同熟,常温保鲜可达10‑12个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粮食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米豆共煮同熟预制粥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杂粮与大米等原料复配熬粥是人们日常日用杂粮产品主要方式之一,在我国已有千年历史,不同复配原料与比例具有抗寒暖身、控制体重、预防便秘、保护血管、平稳血糖等不同的养生功效。但是,豆类与大米共同蒸煮时由于成分结构、颗粒大小等差异致使不能与大米同时成熟,往往需要预先浸泡或者蒸煮,使杂粮粥煮制食用极不方便,耗时费力,不能适应现代社会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同时,一些米豆同熟技术通过加工预处理或未预处理的粥米,熬煮后存在米水分离现象,粥液粘稠度及风味明显不足。因此,亟待开发符合人们需要营养健康杂粮粥米速煮同熟预加工方法,达到快捷方便熬煮、短时熬煮粥品质达到传统长时熬煮粥的风味品质的要求。
米豆同熟是针对豆类等不同性质的慢熟原料的化学组成与预加工后储藏品质变化规律,采用不同熟化方式对豆类进行预处理,使其在与大米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蒸煮时可以同时熟化。本发明的技术方法提代一种米豆共煮同熟预制粥的加工方法,与传统的常压水煮预熟方法相比,本发明高温高压蒸汽熏蒸不仅预熟时间短、处理后豆类的形态好,颜色变化小,经干燥后的豆类与大米具有最接近的糊化程度,易于人体消化吸收;采用毛细微孔预处理和浸泡液来酶后有效阻止产品储藏期脂肪酸氧化,延长保质期;两熟化箱蒸汽能量循环使用,有效节能降低加工成本。
目前,包括豆类在内的杂粮快速熟化加工技术处理方法有很多种,且加工产品类型多样化。
例如专利CN102008050B公开了一种可以快速同熟的杂粮饭及其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对绿豆、黑豆等杂豆产品进行破碎,破碎粒径小于6mm,将大麦、小米等进行碾压处理,碾压成厚度小于3mm的片料,然后将米豆进行混合均匀即得成品。该产品由于粉碎粒度较小,食用时能够达到快熟的效果,但由于采用机械粉碎和碾压处理,使得原料的利用率降低,增加生产的损失和浪费;使得杂粮的组织结构受到破坏,产品易于氧化变质;同时影响产品的食用品质,缩短产品的保质期。
专利CN104000124B公开了一种速熟杂粮米饭伴侣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先用纯净水浸泡除杂后的杂粮原料,之后进行蒸汽熏蒸预熟化处理,然后交替进行两次扒松与微波熟化处理之后再进行三次微波熟化,使用滚筒冷却机进行冷却后最后进行过筛并混合。该产品加工成本高,操作步骤多,产品中每种原料需要单独进行处理导致加工周期过长。
专利CN104642936B公开了一种与大米共煮同熟的杂粮配制米及其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取适量杂粮米原料除杂清洗,再使用雾状水滴喷淋到杂粮米表面,待表面水分吸干后再喷淋一次并重复操作1-5h,自然风沥干杂粮米表面水分后再进行微波膨化,最后进行热风干燥。该产品加工过程虽然得到一种能够与大米共煮同熟的杂粮,但其仅仅利用微波进行产品的膨化、预熟化,改变了杂粮的组织状态,破坏了产品的外观形态和食用品质。
专利CN104738439B、专利CN104719781B和专利104621485B公开了一种与大米共煮同熟的绿豆加工技术、一种与大米共煮同熟的芸豆加工方法和一种与大米共煮同熟的黑豆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均是先对杂粮进行清洗浸泡、低压蒸煮、先热风干燥后微波膨化等方式处理。该技术在加工过程中将原料进行膨化改变了原料的组织状态、破坏了产品的外观形态,且采用高温热风干燥,使得原料营养成分损失严重。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汇康食品有限公司;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汇康食品有限公司;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37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